expr

电影 了不起的盖茨比,为啥叫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大黎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同名电影由莱昂纳多主演。

电影豆瓣评分7.8分,分类为爱情片,但是其实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讲的都不止是爱情,只是电影更加着重主角的爱情轨迹而模糊了配角的情感变化,而原著更加细致,可以说各有所长。

看过原著小说和电影版之后,总体感觉虽然电影版夸大了原著中对爵士时代华丽奢侈场景的描写,却让观影者更加形象地体验到了既尊重原著又更加立体的美国爵士时代的奢靡感。

细节上,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让人印象深刻的绿灯在电影中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

绿灯是贯穿整部小说的关键线索,在整部小说中出现过三次,分别在小说开头、中间和结局,将主角盖茨比的感情分成了三个阶段。

那么绿灯到底代表着什么?

可以说,那盏绿灯就代表着盖茨比的梦想,一个叫黛西的女人。

01绿灯

当盖茨比和黛西重逢的时候,他们分开已经五年,绝代佳人黛西已经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富商继承人汤姆,并且育有一女;而盖茨比也已经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变成了极具神秘色彩的富豪。

万万想不到,盖茨比努力的原因只是为了夺回黛西。

他在黛西家对岸买下了一座城堡,每周宴请无数名流,任由大报小报轮流报道,只是为了让黛西听说之后来一次宴会。

那盏绿灯,就在黛西家的方向,盖茨比经常望着它伸出颤抖的手想要握住,如同抓住了黛西。

在电影中,当绿灯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代表着盖茨比的梦想还没有实现,那时候两人还没有见面;第二次出现的时候,绿灯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因为盖茨比如愿以偿地见到了黛西;第三次出现的时候,梦想已经落到后方,揭示了两人愈行愈远的命运。

绿灯在原著中将小说分成了三个完整的结构,帮助读者理解盖茨比不同时间段的心境变化;在电影中,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但是影片与文字的区别在于,影片更有画面感,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原著中作者的文笔,而在小说中只能想象盖茨比城堡对岸的绿灯,在影片中更加遥远和空旷,更加孤寂和冷漠。

02粉色西装

在原著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就是盖茨比那身庸俗的粉色西装,但是在电影中,粉色西装被莱昂纳多穿得温柔而多情,当他那双深邃迷人的眼睛看着黛西时,粉色西装只会为他增光添彩,也许这是电影的魅力,美化了小说中的人物。

在我看来,粉色西装就像盖茨比的梦想,梦幻而不真实,这会不会是作者留下的伏笔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却真的这样理解过。

粉色就像是年少时代的梦想,而盖茨比的梦想一直停留在过去,这就是他悲剧结局的做主要原因。

他爱黛西,为她创造了一切,然而,黛西似乎不太领情,她始终在抗拒着这一切。

盖茨比幻想着黛西和汤姆摊牌,然后和他在一起,然而,他却忽略了五年时间一个人也可以改变得很彻底,或者说,他从来没看清过自己爱的是什么人。

在影片中,黛西开车撞死了汤姆的情妇梅朵,而汤姆误导梅朵的丈夫,盖茨比是梅朵的情夫,为了遮盖真相而撞死了她。

而黛西为了推卸责任,默认了这个谎言,转身和汤姆离开了这里,两个本来已经各自背叛的人,因为共同的利益而和好如初,又变成了恩爱夫妻。

在影片中,梅朵的死因是因为被丈夫察觉了出轨,正在被逼问对方是谁,而这时候黛西驾驶着盖茨比的车驶过,梅朵在窗边看见,误认为是汤姆的车,就挣脱丈夫跑出来拦车,最后被黛西撞飞,当场毙命。

在小说中,这一段说得比较隐晦,没有直接说明梅朵死前的情形,而是以旁观者猜想的形式叙述出来,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空间和神秘感,而电影就很直接的"还原"了梅朵死前奔"汤姆"的情节,让梅朵的这个在小说中比较边缘化但是却很重要的角色更加立体和生动。

这也让读者更确定了一件事,梅朵的悲剧由汤姆和黛西联手造成,一个是她的出轨对象,一个是杀她的真凶,而这两个人却将一切责任推给盖茨比。

当两人商量着离开的前一夜,盖茨比还在幻想着黛西会跟他离开,直到被梅朵的丈夫潜入枪杀,都还在等待。

所以说,盖茨比一直活在过去,活在过去的梦里,而豪宅、美酒、宴会、沙滩、泳池都是他为自己的梦精心铸造的牢笼,仿佛住在里面就能心想事成,然而黛西早已不是他心目中的黛西,梦想已经变质,谈何实现。

03讽刺的对比

影片中有一段非常讽刺的情节,盖茨比被冤杀,城堡里正在准备葬礼,而黛西家的佣人正在忙忙碌碌地收拾行李,黛西若无其事地告诉女儿,他们一家三口要去度假,而此时围绕在盖茨比尸体旁边的都是八卦记者和摄影师。

"他们出来闹个天翻地覆,再退到由钱和冷漠筑成的围城。"

也许五年前的黛西还是那个爱着盖茨比的姑娘,然而,五年后的黛西早已经被物质利益腐化,变成了另一个黛西,而盖比茨比爱的黛西却一直是五年前的那一个。

坦白说,在读小说的时候,到了这一段并没有如此强烈的对比感和讽刺感,电影画面却能清晰地展现他们的无耻和懦弱。

而盖茨比身上最珍贵的地方就是他的真诚和自我救赎。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小说的对细节的描写更细致,电影删减了一些内容。比如说作者为了塑造汤姆吝啬的性格,有一段关于他用帕子包酒瓶的动作。

故事情节大致是:汤姆带了两瓶威士忌去城里,但是只喝了一瓶,剩下了一瓶他用帕子包住准备带回去,但在他拿出帕子正准备包的时候,还假惺惺地问了尼克和贝克要不要来一杯。

汤姆的身份是美国某贵族家族的接班人,可说富可敌国,在这样的身份背景的衬托下,他的这一举动显得尤为虚伪。

这一段在小说中也只是三言两语就带过了,在电影中更加不容易被观众捕捉,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可能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拍。

04最后

我感觉盖茨比的悲剧结局一开始就注定了,如果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盖茨比把梦想建立在人性之上本就不理智。就像原著中所强调的道德感,"就算宽厚待人也有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道德底线,也许是作者有意布局,原著中除了叙事者尼克站在了盖茨比这边,其他人都站在了对立边,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致命的道德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黛西和汤姆。

但是不得不说影片更加注重主角的情感变化,对配角则是一带而过的润色,如果想要真正品味《了不起的盖比茨》中,菲茨杰拉德笔下复杂细腻的人性对垒,小说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大黎,写优质的文章,说有趣的废话。

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大黎说成长,一起读名著故事,聊百味人生~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