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成为巴菲特视频观后感(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100字)

“世界是一场很好看的电影,但你不会想一辈子都在梦游。”巴菲特在《成为沃伦巴菲特》中,用这句话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这是关于巴菲特最好的一部记录片,由HBO出品,2017年在美国上映。尽管很多投资者认为这部片子不够深刻,也很不“巴菲特”。因为它并没有太多关注在投资和商业领域,而是将股神请下神坛,用细微的生活日常和几个重要人物的访谈、投资案例重现一位坐拥440亿美元的“普通人”的成长过程。

巴菲特一直过着与他身份不相称的的普通人生活。九十岁的他每天开着一辆零售价约为4.5万美元的凯迪拉克车去公司上班,早餐麦当劳套餐从未超过3.17美金,至今还住在1958年花3.15万美元购置的老房子里。

他是拥有赤子之心的投资天才,亿万富翁,在无数人心中,他是当之无愧的“股神”。所以每年才会有数以万计的人涌向只有三十多万人口的美国小城奥马哈朝圣巴菲特,更有仰慕者愿意出巨资获得一个与他共进午餐的机会。

我有60年都是跳着踢踏舞去工作,就是因为我做我喜欢做的,我感觉非常幸运。

如果你用一生来画你不想看的画作真是太疯狂了,我在无尽的帆布上,勾勒我自己的画。我和一群让我生活变得简单,而且能够好好照顾我的人一起工作。

这部纪录片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我们,巴菲特的天赋和经历独一无二,这是任何人都成为不了的巴菲特。

他用一生的传奇和智慧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你自己。

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赋

在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特别的照片。他身穿棒球服摆着挥棒等球的姿势,眼神专注,模样耐心十足。

投资的技巧就是坐在那里观察球场,等待那个在你最佳击球区域的球。人们喊挥棒啊你傻了?忽略他们。在股市中有让人频繁进行操作的诱惑,仅仅因为他们太容易改变。若干年后你会开发出一种过滤器,我明白我所谓的能力圈,所以我就待在那个圈子里。我不担心那个圈子以外的东西,明确你玩的是什么,你在哪里有优势非常重要。

少年巴菲特从小就迷恋数字,无论是记录车牌,还是统计饮料瓶盖,他都乐此不疲。学习投资后,阅读公司年报更是成了他的一大爱好。在一心想要到火星居住的马斯克眼中,认为那是相当枯燥无聊的事情,马斯克的天赋在于他奇幻的想象力。

有一次我和朋友H聊天,她的女儿刚刚考上一所名牌医学院校,我问她当时怎么考虑让孩子学医的?原来在女儿上中学时,她就发现孩子对化学和生物有兴趣,女儿可以毫不费力的快速记住各种相关专业名词,在其他孩子看来枯燥的符号中自娱自乐,这正是她的热情和天赋所在,学医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天生我才必有用,更好的认识自己,在刻意练习中磨练自己的天赋,发展成为自己独有的优势,这是成为自己的第一步。

专注做好一件事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一生挚友,一次晚饭时,盖茨的父亲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各自在纸上写下了同一个词“专注”。

何为专注?专注是指专心注意,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一件事,精神贯注。

巴菲特的一生都致力于学习投资和研究股票,在阅读思考这件事情上,他极为专注。

他从小就开始阅读和学习所有与股票投资相关的书籍,读遍了父亲所有的藏书,还跑到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去查资料阅读,通过大量的学习思考,最终他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同时还成为了投资界的无敌股神和富豪。巴菲特说:“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在关系互动中更好的成为自己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在巴菲特的人生中有两个转折点,一次是从子宫中降生,另一次是遇见他的妻子苏西。

他们在非常年轻的时候结婚,养育了三个孩子。巴菲特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上全靠苏西照顾。苏西很懂巴菲特,他评价巴菲特说:“他是天才,我认为,天才都是孤独且独立的。”

对于妻子,巴菲特这样评价她:“苏西塑造了我,她相信我。没有她,我不会成为我要成为的那样,不会在世界上获得成功,她让我成为了完整的人。”

苏西热衷慈善事业,她不关心钱和生意。她希望巴菲特能够捐出更多钱去帮助别人,巴菲特却认为他可以让钱发挥更大的价值,他非常享受金钱游戏里的获胜感。

后来苏西生病离世,巴菲特选择按照妻子生前的愿望捐出自己的财富。他说:“爱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你无法控制它,如果你对人有爱,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爱,如果你紧抓不放,你就会失去。”

这部纪录片从更感性的角度诠释了巴菲特传奇的一生,至今他依然过着普通的生活。他用尽此生所有的热情和时间去和世界玩一个自己喜欢也擅长的游戏,输赢已然不重要,因为他早已乐在其中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游乐园的缔造者和体验官,更好的人生体验是成为你自己。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