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拿铁棍跳舞,拿着铁棍跳舞的小男孩

肘搁是中原民间艺坛的一朵奇葩,始创于清朝康熙年间的长葛市石固镇中岳店。300多年来,肘搁在当地代代传演,经久不衰。2015年,“石固肘搁”被公布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月25日15时许,石固肘搁在长葛市石固镇王庄狮子会上一亮相,立即引得大人小孩纷纷称赞。

只见12名成年表演者身穿戏服,每人肩上竖着一个架子,架子上有一名幼童表演者。仔细观看,有马桩、猴桩、生旦净末丑等12架,加上前面的指挥者,一共25人。他们的队形编排多样,孩子们在上面,有的甩袖,有的耍金箍棒,有的拿着鞭子打自己坐着的马,精彩的表演构成一个欢乐、祥和的画面,引来阵阵喝彩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石固肘搁第七代传人、石固镇中岳店人吴中信表演得最卖力,也最传神,引得很多人纷纷拿出手机拍摄。

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委会委员、评审技术专家组组长王文亭介绍,石固镇的民间文艺活动,是从葛天氏时期通过十分漫长的岁月沿袭传承过来的。中岳店村清初就有肘搁会。300多年来,中岳店的肘搁代代传演,经久不衰。每逢三月十八中岳庙会,他们全村会出动,在中王庙举行盛大的文化活动。

吴中信说,中岳庙的肘搁原名叫抬搁。最先是由4个人直接抬一张桌子,让表演人员站在桌子上表演。后来,村西头有一个张的青年,为使节目更精彩动人,在他家的铁匠铺里打造了一架肘搁架,上面坐上小孩儿,自己肘着,迈着丁字步,扭着走着,带动上面的孩子也跟着他扭,吸引了好多的村民围观,引起了大家伙的兴趣。

再后来,经过多次改造修正,终于制出了一架美观的肘搁架,接着一鼓作气,又打造出了3架。村东头群众觉得好玩,也仿造了6架。“抬搁”由此改名为肘搁。每到春节,村里东西两头的人们就搬出自己的肘搁架展示,再与村里原有的狮子铜器同台演出,逐渐名闻遐迩,成为一张文化名片。

吴中信介绍,肘搁分“肘手”和“搁手”两部分。“肘手”由体格强壮者担任。“搁手”担任者必须体形轻巧,所以多为6到8岁的幼童。他们身着戏装,化装立于细铁架上,表演戏剧片段,被“肘手”肘着,表演不同的内容。

演出时,前有锣鼓或秧歌队、狮子队开场,簇拥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肘搁”前行。表演人员化妆成戏剧、神话中的人物,采用说唱与动作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进行表演。表演时,肘阁架下的肘手运用腿功,以腰部为轴心,扭动双肘,按鼓、镲的点眼有节奏地扭动,并遵照领队的指挥不时变换队形,时而似龙游水、似凤飞舞,时而如漫步街头、悠闲自得。上面的童男、童女搁手则按下面肘手给的暗示和力度,不时变换着各种造型,舞姿可爱。队形编排多样,演出时好像一个大型空中舞台,表演的气氛欢乐祥和,令人喜爱。

“我们主要是猴桩、马桩、生旦净末丑等20架,表演的故事有青蛇白蛇、三娘教子、孙悟空摘仙桃、西游记等,单挑花篮、仙鹤、仙女、关羽、赵子龙等人物故事。

乐器有鼓、镲、铙、挑锣等,曲谱是大铜器曲谱,服装由戏剧、神话服装、戏脸谱、长袍等。

吴中信拿着道具说,肘搁主要分架子和座子两部分。架子用铁棍经过锻打组而成,重5公斤左右;架子上是一个居中正方形小槽,大约2厘米×2厘米;座子是用铁棍做成的一个椅形座,座子小面有一个刚好嵌入架子方槽的方柱;

架子底端放在撑架人的肩上,表演人员在座子上进行表演。搁手的道具有飘带、花篮、花簇、旗帜、招子、銮驾、花轿、马、鞭、叉等。另外,搁手表演要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服饰品等遮掩架子,使观看者看不到架身,如同表演者真的站在空中一样。表演时,为保证表演者的安全,架子上多见一些长长的飘带,一为好看,而来可以通过这些飘带维持平衡。

“石固肘搁是中原一带最有特色的民间舞蹈,也是中原地区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文亭认为,石固肘搁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被人们称为“无声的戏剧”、“空中芭蕾”,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方圆百里群众和外地客商,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