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褚松燕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印发,这为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了深入理解《意见》精神,贯彻落实好《意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约请专家学者及民政部相关领导干部就《意见》中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切实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巩固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制度优势。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着重树立并践行价值、协同与成本意识。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褚松燕在《价值、协同与成本——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践行“三个意识”》中指出,作为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将基层治理的场域明确为由乡镇、街道等政府的基层和城乡社区共同形成的基层。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首先要牢固树立并务实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意识,以此凝聚社会共识,统领基层治理行为,实现各主体之间的有序有效协同,践行成本意识,优化成本投入,尤其在城乡社区群众自治的场域,价值、协同和成本意识的树立和践行,将有力推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

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核心和关键。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皇凤在《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中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征程中,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基层治理制度化建设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的战略格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治理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升基层治理变革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需要坚持正确的制度理念、科学理顺各个制度要素的内在关联,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聚焦保障制度执行的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提升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的有效性。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为重点,为新时代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撰文《科学把握新时代基层政权建设新部署新要求》,对《意见》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要科学把握新时代基层政权建设的重点任务,切实增强乡镇行政执行能力、为民服务能力、议事协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平安建设能力。同时,要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改进考核评价、加大投入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科学地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及时帮助乡镇解决困难和问题,真正让基层政权更好地发挥作用。

法治和德治是现代社会秩序的两根支柱,是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两大法宝。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在《一体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中指出,基层治理的价值目标和各种举措,归结起来就是实现基层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依法治理,就是要重视法治在社会治理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活力,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德治建设的核心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要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一体建设,一方面,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以数字赋能助推基层智慧治理,是未来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家发改委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在《以数字赋能提升基层智慧治理水平》中指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已经历和正在经历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政府、城市数字化转型、数字乡村等多轮数字化改革创新浪潮,但由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数据共享开放条件以及不同层级主体的数字素养等限制,仍存在整体统筹建设力度不够、数据治理能力不足、社会治理场景创新动力不强等问题,在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的新发展格局下,要突破基层治理的瓶颈,未来可从构建“一杆到底”的顶层设计、建立“一表通达”的数据协同体系、打造“一键拖拽”的基层便捷应用工具等方向上寻求突破。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