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华为到底多有钱(华为利润为何增长那么多)

文 | Karakush

前阵子我去东莞松山湖围观华为开发者大会。

毕竟华为现在也是一家显赫的汽车产业链企业,是我们名正言顺的主业。

但容我先扯一下与汽车无瓜的闲蛋。

EVERYONE

本届大会和往届不同的是,无论哪一位“总”上台发言,都会有一名红衣女士在大屏画面右下角疯狂结印,全程长达两个多小时,手速魔性。

华为到底多有钱(华为利润为何增长那么多)

姑且叫她“红红”,官方名字我给忘了……

这是华为第一次在直播中引入手语。细看不难发现,红红是合成数字人,她基于华为的自研算法,可以把听到的话实时生成连贯的手语。华为宣布会把这项AI能力开放出来,让开发者们能基于此做出更多无障碍APP。

我把红红的小视频上传到B站以后,有位网友提出质疑:“难道聋哑人不识字吗。”

他的意思是,现在语音实时转字幕已经非常方便了,准确度也高,听障人士完全可以通过字幕获取信息,所以AI实时手语是炫技大于实际意义。

好像很对——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

如果换位,就不是那么回事。对于听障人士,手语相当于第一语言,它的文法逻辑和中文不同,可以理解为属于聋人的独立的语言。让聋人按照自然手语的逻辑打字,在听人看来经常是颠三倒四的;反过来想,聋人可以看字幕,但是体验或许就像你静音看外语字幕一样,没那么轻松。

所以即便有字幕,依旧需要手语。比如从2011年起,央视每天晚上六点播出的新闻类节目《共同关注》增设手语主播。

当然,现在的手语体验并不完美:因为画框太小,聋人往往看不清手势和表情;因为规范化手语尚有待推广,习惯“方言”的聋人不好理解;因为语速太快、专业词汇太多、,手语播报往往只选取关键词或者整段跳过,而使得信息不全……

不过,这恰恰是说明手语需要更大的投入、多方的努力去完善优化,而不是像一部分人擅自认为的,既然有成熟的字幕,剩下就靠目标用户克服克服。

人类是很难体会别人的苦难的,大多数时候想不到,第一时间还想不通。所谓共情,不过是对自身悲惨经历的延伸。

大会第二天,我逛到华为信息无障碍展区。我被戴上眼罩,和光腚老师、小白老师前后搭着肩走进一个小黑屋,里头摆了四个形状大小一模一样的饮料包,要我们盲选出哪一盒是乳酸菌。在一顿精妙的推理之后,我们选出了果粒橙。

;)

重点是华为手机现在有一个APP,能通过摄像头识别物体,告诉视障人士眼前的是什么。

提供无障碍功能的手机已经不少了,苹果被普遍视作市面最佳。iPhone在设置里有一块鲜少被点开的“辅助功能”,第一个“旁白”其实就是为了视障人士设计的,你可以试试,完全不同的交互,通过读屏来“显示”,通过不同的敲击来执行。

包括华为在内很多国内手机也提供同类系统。苹果会领先一点,比如今年5月软件大更新之后,旁白可以朗读出图像中的人物、文字、表格数据等等细节,让视障人士可以听出图片;再比如从iPhone 12开始搭载激光雷达,其一项应用就是可以告诉视障人士和前方物体之间的距离。

技术反映信念。苹果相信无障碍是人类的基本权利,长期以来他们不仅提供业界领先的功能,也致力于让产品适用于所有人。“我们一向认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应该能够回应每一个人的需要。我们的团队不遗余力地工作,在我们制造的每一样产品中融入辅助功能。”——苹果在官网上写道。

你或许会和我有相同的疑问:为什么不设计一个视障/听障人士专用机呢?省去“用不上”的模块,说不定还能降低成本。华为从事无障碍开发的人士告诉我,根据调研,障碍人士并不想要“特殊”或“区别对待”,他们想要一样的市售产品。

意义不止于“平权”。

什么是“用不上”?比如你可能不会想到视障人士也淘宝,根据中国盲人协会2019年的数据,阿里巴巴平台上的视障用户日活30万人;再比如饿了么,也会雇用听障人士作骑手,配套无障碍接单功能,提供更加平等的工作机会。

很多“用不上”,只是囿于贫瘠的想象、关怀、和投入,而暂时做不到、做不好。先排除掉一部分用户,其实也排除掉了产品的那部分可能性。要树立一个信念:一切伟大的产品,电商、外卖、手机,顶层逻辑一定是能让所有人受惠的。

说回汽车。汽车尚属于一个非常偏狭的产品,不是为了“所有人”做的设计,一百多年过去了,甚至从未产生过这样的意图。你仍旧需要足够幸运,拥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入门触碰方向盘的资格。

直到2009年,谷歌提出无人驾驶,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残障人士、老人、视力障碍者解决出行问题。

几年前尚有抵制自动驾驶的呼声,一大理由是它剥夺了驾驶乐趣。现在不会再有人和大趋势较劲了吧。乐趣固然很重要,它总可以被留下来成为一种选择;而首先更有必要的是,让所有人都有选择的权力。这个让一部分人先爽起来的产品,是时候实现共同富裕了。

这是我认为包括华为在内所有科技公司,涉足汽车,能带来的最大的颠覆——一个“为了所有人”的视角,用技术让世界变得更平,也让汽车成为一个伟大的产品。

对于华为生态的力量,你一无所知

升华到这里,已经过分妖艳了。

让我们返璞归真,看看华为具体做什么。余承东预告,今年底、明年初,华为将和小康发布一款全新豪华中型SUV,搭载HarmonyOS智能座舱,车机UI长这样:

关于车型细节,华为上下缄默其口。江湖传闻是一款彻底华为化的车型,全套采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现款赛力斯不可同日而语。

可以确认的是,HarmonyOS是一个杀器,相对传统车机,不是升级,而是升维。

华为认为,传统车机有两大短板:一是信息孤岛,很难跟其他设备互联,比如你开车还是会用手机导航,支架YYDS;二是生态应用很少,更新很慢,谈不上体验好不好,毕竟压根没什么能体验的。

HarmonyOS从开发层面铺路,扫清开发者重复、低效的劳动,让码农能够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理想。首先不同设备均采用同一套OS,华为实现了系统的模块化解耦,再根据各类终端需求进行弹性部署,像汽车智能座舱这样重量级的产品部署也比较容易。

其次是开发模式。传统的应用开发都是以设备为中心,开发出来就像一个个“烟囱”,很难实现互联。HarmonyOS是基于场景化开发,提供一套APP代码工程,其中代码逻辑、数据以及前端UI实现解耦。在开发跨端应用时,业务逻辑和数据可以百分之百共享,再做前端UI适配,设备之间就能无缝流转。

举个例子,你手机上正在播放的音乐,拿到车机旁边,就可以流转到车机上播放,无缝、直达、且免安装。开发者只开发一次,做了手机和车机的两个UI。

实际上,不只是软件,华为也在尝试连接跨设备的硬件资源,形成异构组网的超级终端。比如你现在可以用大屏玩手游,但是手机GPU的渲染力、算力偏弱,画质拉垮,华为就可以用大屏的独立显卡来进行渲染,让游戏帧率提升1倍、分辨率提升2倍,体验实现升维。以后车机应该也能这么整。

最后是体验保障,华为提供了从设计系统、到开发框架、编译器、IDE、SDK的一整套开发全家桶。

什么意思?比如跨端UI对动效、字体、色彩等等因素各有要求,华为就有提供成熟的设计规范、工具和资源库。

更难的比如跨端调测。传统方法是先对单设备进行测试,再结合场景对多设备进行测试;而华为可以支持多设备的一次集成测试,一发即可完成单设备以及跨端的所有的测试,提升开发效率。

对车机而言,这样就能降低车端应用的开发成本,鼓励更多应用尽快上车。

然而汽车并不是终点,只是生态中的一个场景化设备。

根据华为的构想,未来多设备交互,不再是围绕设备去获取服务,而是设备理解你的需求,判断意图,能主动推荐、准备跨端服务。所有智联设备会统一在一个人机交互入口,就是小艺。

举个例子,你说“小艺小艺,我想看视频”,就近应答的是音箱。传统交互是无法闭环的,音箱会说“对不起我不会”。但在鸿蒙生态里,音箱将知道旁边的智慧屏可以放视频,就会把指令传过去,智慧屏开始播放。

再比如,深更半夜你被扫地出门躲到车上,多设备传感数据将感受到人到车里,所有的服务就跟到车里,视频、游戏、有的没的自动流转到车机上。

小艺也做了完整的解耦化架构设计,也就是说,不只是华为原生设备,所有搭载HarmonyOS和OpenHarmony的设备都能安装小艺。有了小艺,就有鸿蒙生态的互联和融合,在任何一个场景下,无论你用哪个设备触达,小艺都将能感知并给出反馈,省去在设备之间配来配去、做逻辑组装的过程。

HarmonyOS的软总线能力,将实现所有设备、服务和人的互联。可怕的是,HarmonyOS是华为2019年才发布的系统,迄今为止搭载设备数量已经超过1.5亿;此外基于OpenHarmony、支持鸿蒙智联的生态设备超过6000万,它们同样能够共享鸿蒙生态。

这仅是一个开局。

如果硬扯回汽车,也就是说,除了本机功能,华为车机将能连接到其他生态设备和服务,成为超级终端,打开更多可能性。并且不仅是华为赛力斯,只要搭载HarmonyOS的汽车都可以。对于车企而言,华为不是对手,也不是灵魂收割机,它在汽车场域仍旧想成为一个基建狂魔,提供万物互联的空气。

被低估的跨界优势

此外,华为还有两个基于老本行的优势应用。

其一是电机。华为从2018年从事电机研发,进展非常迅速,推出市场以前迭了好几代,在业界是第一批量产油冷技术、量产多合一电机的企业。其DriveONE三合一电驱产品,能实现3kW/kg的超高密,体积和重量低于业界10%,NEDC效率达到88%,提供三种规格,参数都老吓人了:

源自华为官网

据工作人员介绍,电机对华为没有难度,一切你听过的领先技术,什么碳化硅、高压平台,华为都能做。

其二是AR-HUD,也是没有难度。华为在光通信领域持续12年排名全球第一,在光学显示芯片、自由曲面镜、空间光学等方面有很深的技术积累,车载光是人眼所及的解决方案,难度降维了。

华为AR-HUD不只是体积小、画幅大、超高清,改善传统显示的完整度、清晰度、重影眩晕的问题,还可以提供智能场景的新功能:

由于它可以在前方7.5米位置呈现70寸画幅的显示,所以除了一般的仪表信息,还可以按车企需求提供贴合路面、覆盖多车道的AR导航,可以精准标记出前方车辆和行人,也可以和实景地图POI结合,在行驶过程中炫酷地实时显示停车场、餐厅、加油站等立体信息。

此外,华为还解决传统HUD亮度低、对比度低、图像畸变等问题,据称可以用AR-HUD看高清视频,论尺寸和沉浸感,任何物理屏都打不过,毕竟地方就那么点大。

除了华为赛力斯,上汽R品牌ES33也将搭载AR-HUD,此外红旗、吉利、北汽也有应用计划。

华为牛批的地方真的很牛批。车企也不用着急亮态度,用或者不用,都不会是一个选择题,未来是不可避免总要和一家/多家科技生态纠缠在一起的。软弱者才叫个不停,有效率的正在思考什么是核心竞争力,聪明的早就谋好出路了。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