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倪匡txt 百度云(倪匡电子书合集下载)

倪匡,1957年自内地赴香港,凭借一支笔,成为“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2000多万字的“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几乎全部手写完成,“华语科幻鼻祖”的地位至今无人撼动;他与金庸、黄霑、蔡澜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一起构建了香港流行文化坐标;他开创了香港电影一代神话,2012年4月,荣获“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少年世界色彩斑斓

1935年,倪匡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四,幼时便活泼又善解人意,懂得安慰母亲:“我长大了不要做大人物,我在家陪你摘黄豆芽根。”

由于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是任其自由发展,他得以无拘无束地徜徉书海,从通俗小说到民间故事,从《封神演义》《聊斋志异》到四大名著,12岁以前已经看遍了中国传统小说。中学时,既读英、法、德以及苏联的翻译小说,也看《福尔摩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总之只要是好看的小说都看,反之,读一千字仍觉得不好看,马上弃之。

阅读量大,且庞杂,久而久之,倪匡有了一种特别的技能:看小说的时候,文字会在大脑中转化为画面,一边看书,一边就像在脑海中制作电影场景,十分有趣。虽然爱书成痴,作文写得好,老师也希望他朝这个方向发展,但他小时候的愿望并不是当作家,受《徐霞客游记》影响,他立志要当一名旅行家。

那时的倪匡,爱静,更爱动,除了和朋友们在旧上海满街游荡,到处打弹子、斗蟋蟀,他还常到法租界的“八仙桥外国坟山”去玩。坟山前有片大空地,卖药的,卖艺的,三教九流,龙蛇混杂,被称“平民夜总会”。在那儿,“偷天桃”与“种梨树”的街头魔术表演令人匪夷所思,可呈现唐三藏四师徒取经图的烟花让人叹为观止,目睹奇人怪事,倪匡流连忘返,不时冒出各种古灵精怪的念头。

16岁时,父母已携弟妹移居香港,刚上高中的倪匡乐得无人管束。有一天,他逃课在马路上乱逛,一阵风吹来,墙上布告的一角被掀起,遮住了另外一角,好奇心使然,他走过去揭开来看,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在招生。招生处很近,倪匡报了名,被送到苏州受训三个月后,穿上制服,成了一名公安干警。从此,用蝇头小楷写就的家书中,除了不着边际地与母亲讨论《红楼梦》与《西厢记》,还多了“土地改革”“治淮工程”这样的字眼,能够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他心潮澎湃。

尽管从城市到农村,被臭虫浩浩荡荡排着队吸过血,被恐怖的蝗虫吓懵过,饿极了吃过田鼠,甚至还有三次濒临死亡的体验,但他生性乐观,不以为意,苏北平原上的传说轶事,更为生活平添了诸多乐趣,为后来走上写作道路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

金庸和倪匡

偶然机会成为作家

1957年7月,22岁的倪匡到了香港,虽然父母就在身边,但倪匡还是决定自力更生。没有学历,不会讲广东话,英文仅限于“ABCD”,为了谋生,什么活儿都干。在孵豆芽、做散工,“卧薪尝胆”学英语之余,他依旧爱讲故事给弟妹听,在妹妹亦舒眼里,他的“说书技巧之佳,无出其右”。有一次,看到工友们津津有味地阅读香港报纸上刊登的小说时,他忍不住说:“那些小说我也会写。”

他的话没人相信。倪匡开始偷偷写小说,以亲身经历过的“土改”为题材,他花了一个下午写出万字小说《活埋》,投稿到《工商日报》,而原稿,就藏在家中垫抽屉的报纸底下。

一个月后,报馆通知他去拿稿费:“你的文章有一万字,但是我们删改了一些,剩下九千字,一千字十块钱,满意不满意?”90块,比一个月的工资都高,倪匡满意极了。第一篇发表的小说被家人争着抢阅,他自己则说:“少年弟子江湖老。”

偶然的投稿成功,像彗星一样照亮生活,改变了倪匡的人生轨迹。他开始四处投稿,相继发表了散文《石缝中》和以蒙古草原为背景的长篇爱情小说《呼伦池的微波》,在香港掀起了一股讨论大陆文化的热潮。

为了吃饭,必须迎合“市场需要”,什么文章都能写。一次,倪匡在《真报》看到一篇文章,连载三天讨论香港地位,他觉得作者的观点有待商榷,于是执笔为文,驳斥作者,文章写完后,投到《真报》编辑部。几天后,报纸全文刊出,特意标明“读者来稿,与该报作者意见相违”。紧接着,该作者又写稿反驳倪匡,一来二去,两个月间,笔伐二十回合,酣畅淋漓。

直到有一天,倪匡收到那位作者的邀约,希望见上一面。没想到,对方竟是《真报》编辑陆海安。陆海安那时30出头,长得高大神气,中英文都了得,尽管倪匡在文中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但他原文照刊,心胸气度令倪匡折服。

一见之下,相谈甚欢,得知倪匡还在打散工,陆海安邀请他到《真报》上班。以“衣其”为笔名,倪匡开始撰写专栏“虻居杂文”。初到报馆,工作“一脚踢”,采访主任喊:“衣其,买杯奶茶!”他马上冲下楼去买;电影版编辑说:“衣其,写段影评来。”电影都未看,照样一挥而就;体育版的记者写少了三百字,他立刻补足。“赤膊”上阵,样样拿得起,同事笑称他是“通天主笔”。

那时,《真报》正连载司马翎的武侠小说,写着写着,稿子突然不来了,眼看要“开天窗”,社长心急如焚。这时,从小熟读《蜀山剑侠传》的倪匡站出来说:“这种小说,老实讲我写出来比他好。”社长疑疑惑惑同意了,谁料,续了两个星期,反响出奇地好。

就这样,倪匡以“陆川”为笔名走上武侠小说之路,不到半年,已经在五六份报纸上写专栏了。知名度渐渐打开,最多的时候同时要写十二个武侠小说,在墙上拉一个绳子,拿小夹子把每个要写的小说夹在绳子上,今天该写这个了,就把这个摘下来,一口气写上2万字,明天该写那个了,就把那个摘下来写上2万字。他写字奇快,最高记录是每小时4500字,自言是“革命加拼命”的速度。

拼命的结果是,“陆川”名声大振,在《新报》连载的《女黑侠木兰花》尤其火爆,不仅深受读者追捧,还深深影响了从小迷恋女飞侠故事的妹妹亦舒,少女亦舒由此步兄长之路沉迷写作,后来,兄妹俩被称为“香港文坛上的两朵奇花”。

无心插柳谱写传奇

谋生问题解决了,为了实现“自我增值”,倪匡到联合书院新闻系上夜校。有一天在教室里上课,一阵冷风吹来,前排有个叫李果珍的女生回头一看,后面的门开着。“那一眼,很动人”,倪匡立刻跳起来,一个箭步冲上去,把门关上,博得李果珍回眸一笑。“非常靓,靓到抽筋”,那一刻,倪匡决定,“一定要娶这个女子”。

后来,趁着一起等巴士,倪匡主动搭讪,交谈多了,李果珍问:“我怀疑你是不是那个作家?”他的文章,她有看过。从此聊天没完没了,感情迅速升温,4个月后,闪婚。当时,李果珍才20岁,据说两人去婚姻注册处,注册官直摇头:“太年轻了,太年轻了……”

那天是1959年5月20日,走出高等法院,倪匡从报摊上买了一份新报纸,正是《明报》创刊号,而它的创立者,就是已经凭借《射雕英雄传》确立了武侠宗师地位的金庸。

金庸的作品,令倪匡觉得光芒万丈,每次看完,他都会反复问自己:“何以小说可以写到如此精彩的地步?在我的作品中,有这样精彩的吗?同样的题材,叫我来写能写到这个程度吗?”答案几乎都是否定的,很少佩服人的倪匡,对金庸,无比崇拜。

令他惊喜的是,有一天,他收到了金庸的约稿电话。其时,武侠小说市场巨大,初出茅庐便出手不凡的倪匡引起了金庸的注意。金庸开出的条件是:每天写2100字,千字10块钱。一个月后,倪匡收到630块“巨款”,而那时,他和太太去饭店吃三菜一汤只要5块钱。

尽管在金庸提携下,倪匡技艺大长,但他深知,金庸这座大山,难以翻越,他的武侠之路只能越走越窄。正在为约稿为难时,金庸建议他:“为何不尝试着把故事背景放到现代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过去种种经历排山倒海而来,一个现代都市冒险家的形象逐渐在脑海中成型。有一天搭乘公交车经过一个小村落时,看到“卫斯理村”四个字,倪匡灵光一现,男主角的名字有了,就叫“卫斯理”!

1963年3月11日,《明报》头版刊出了导读信息:“现代武侠言情小说《钻石花》,今起在第二版刊出。”

以“卫斯理”为笔名,倪匡开始以第一人称撰写《卫斯理系列》,《明报》连载后,好评如潮,读者爱不释手,争相传阅。从第三个故事开始,为了改变现代武侠和传统武侠本质上的“换汤不换药”,倪匡加入幻想,让主人公去探索未来世界,在武侠大行其道的时代,他硬生生开辟出一条科幻小说的蹊径。

“我相信写作是靠天才的,凡是艺术的东西,都是靠天才的。爱写作的人,拿起笔便会写,写不出便是因为没天分,学不来的。”倪匡是天生说故事的人,他不懂太多的科幻知识,书桌上的参考资料只有两样,一套《儿童百科全书》,一本《辞海》,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来自阅读古籍、流行小说和科普读物,跌宕起伏的剧情、含蓄的哲理,都叫读者拍案叫绝。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买账。连载《地心洪炉》时,写到卫斯理在南极,饥寒交迫之际,见一白熊,遂剥皮取暖,吃肉充饥。文章刊出后,有一读者来信质问:“南极哪有熊?”倪匡没有理会,该读者继续写信,语气强烈,要求他公开回答。倪匡于是在250字的专栏上放大字体写道:“XX先生,今天我要回答你的问题,第一南极没有白熊;第二,世界上也没有卫斯理,为什么你不追问呢?”读者不甘心,又写信给金庸兴师问罪,金庸哭笑不得,应付到:“南极本来是有北极熊的,最后一只被主人公吃了。”后来,该读者奉上一封信,上边只有两个字:“无赖!”

戏剧化的是,多年后,倪匡定居美国三藩市,一日去医馆看病,医生开了方子,说保管能好。倪匡一看,药引子是“南极熊皮毛焚毁以酒送服”,原来医生正是当年那位读者。相对大笑一阵,病竟不药而愈。

对读者提出的“不符合科学”、结局经常烂尾、“靠外星人救场”,倪匡哈哈大笑:“他们说我的小说不是科幻,我也不追究,我只懂得写好看的小说。小说只分两种: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好看的小说,一定要有丰富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小说倘若写得不好看,即使里面有再多的学问、道理或艺术价值都没用。一名作家的责任,就是要写出让读者废寝忘食的作品。”

这一点,实至名归。女儿倪穗曾有一次在早上五点拍开父亲的房门,然后挥舞着单行本说:“我要投诉,你的小说根本狗屁不通,挖坑不填,祸害千年。”倪匡睡眼朦胧:“我的小说狗屁不通,你怎么就看通宵了?你今日要考试,忘了吗?”妹妹亦舒也同样,“晚上看到眼倦,第二天带着搭渡轮,毫不讳言,是兄长的忠实书迷”。

新读者源源不断地加入,卫斯理迅速风靡香港大街小巷,这一连载,就是30年,直到1992年《明报》易主,倪匡也移居美国为止。

倪匡在2019年香港书展上

上帝收回写作配额

与张彻相交,更是不打不相识。

彼时,倪匡在《真报》客串影评,张彻也以“何观”为笔名在另一报纸写影评。张彻是非常出色的文人,写作、作曲、书法样样擅长,与倪匡照着海报写影评不同,他是真正懂电影的人,见倪匡不看电影乱写影评,看不过眼,就在报纸上揭穿。倪匡迎战:“你这位先生真有趣,不是评电影,是评影评;不是影评家,是评影评家。”同为专栏作家的董千里看到他们骂战,站出来说:“张彻我认识的,找他出来喝咖啡。”

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后来张彻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做导演,邀请倪匡写剧本。在张彻指导下,倪匡涉足电影,动手创作文学剧本,1967年,两人合作的第一部武打片《独臂刀》一鸣惊人,成了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影片,张彻因此获得“百万导演”的称号。

“倪匡编剧,张彻导演”自此成为邵氏公司的金字招牌,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合作。后来,张彻成为香港影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称“香港电影一代枭雄”。

在邵氏当编剧时,倪匡的桌子有八个抽屉,先拉开甲抽屉写甲剧本,一个小时后又拉开乙抽屉写乙剧本,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全盛时期,一个月能写8个剧本,而他写剧本从来没有周详计划,跟导演喝一两次茶聊聊天,谈了大概的构思,把摘要记在香烟包装纸上,便去写了。看似漫不经心,却塑造出了包括李小龙饰演的陈真在内的多个经典形象,因为陈真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有人专门考证其出身和成长,倪匡听后大笑,说:“陈真是虚构的!”

一生创作剧本超过400部,倪匡是名副其实的“编剧数量世界第一”,对香港电影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力。2012年,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导演徐克为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以表示对他电影剧本创作成就的尊重和赞扬。

站在台上,倪匡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煞有介事地说:“有稿的……”等大家准备好听他长篇大论时,他只说了10个字,“多谢大家,多谢大会,多谢!”众人惊愕之余,无不拍手大笑。

胖脸,小眼,一笑下巴叠成三层,憨态可掬,状如弥勒,而他,也已活得通透。

“七八十年皓皓粼粼无为日,五六千万炎炎詹詹荒唐言。”写作几十年,除了歌词和广告,倪匡什么文体都写过,灵感不断,题材不尽,出版的书籍本本畅销,被人戏称“袋装书大帝”。

然而,江郎才尽的那一天还是来了。2004年,写完第145个卫斯理故事,倪匡宣布封笔,任出版人开出惊人稿费,也毫不动心。“我的写作配额用完了,现在连一百字散文都写不出来了。”此时,距离金庸1972年封笔,已经过去了32年。

最后一个故事,倪匡写起来十分吃力,写至中途,甚至都有点写不下去,他知道,是时候停下来了,可是出版社不肯收回预支的版税,他只好硬着头皮把故事勉强写完。“我是第一个读者,自己都不满意,别人也不会满意”,最后,他把故事命名为《只限老友》,意在告诉读者:“若不是我的老友,便不必要购买这本书了;是老友的,买了看了觉得不满意,也应包涵不会骂我。”

对于写不出东西,倪匡也很坦然,“比如我以前抽烟抽得凶得很,但突然就不抽了。原来是抽烟的配额用完了;去餐厅吃饭,最喜欢的禾花雀,才吃到第四只,牙齿就没有力了,惨不惨?连牙力也是有配额的。”喝酒的配额没了,交女朋友的配额也没了,倪匡返璞归真,读书、看报、养鱼、种花,自称“三艺老人”: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第三。

“有美丽,有青春,阳光灿烂,秋风凉爽,不饥,不寒,感情上有一定的寄托,有人为之神魂颠倒,这样的人生,已经是最高的境界,如果再为小事而郁郁不乐,那实在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烦。”大红大紫固然值得羡慕,与世无争却肯定是更高境界,“一抱枕头就睡着,一直发梦到睡醒”,“哈哈哈哈”是他的招牌笑声,他依然是那个逍遥江湖的少年郎,激情满怀,无忧无虑。

对于外人眼里的传奇人生,倪匡总结说:“我的人生很平凡,22岁之前在内地,22岁之后来香港到现在,讲完了,两句话。”

言毕,依旧是“哈哈哈哈”。

来源:各界杂志2019年第10期

作者:潘彩霞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