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山水画作品简介怎么写模板(山水画作品简介模板)

在央视《新闻联播》里,

有一幅山水画几乎每天都会出现,

其画面气势宏大雄强,

笔墨酣畅淋漓,

一派大家气象。

这就是著名的《幽燕金秋图》,

画长16米,宽3米,

是人民大会堂迄今为止最大的国画,

作者为侯德昌、窦宪敏、耿安辉等人。

幽燕金秋图

中国人对山水画并不陌生,

千百年来,

流传下来的很多名画,

人们不一定能一口说出名字,

也一定耳熟能详。

在国内外的拍卖会上,

山水画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

2011年,

保利拍卖的王蒙《稚川移居图》,

成交价为4.025亿元人民币。

嘉德拍卖的齐白石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成交价为4.255亿元人民币。

2012年,

保利拍卖的李可染《万山红遍》,

成交价为2.9325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人的书房、客厅、

会议、办公场所,

山水画总占据显眼位置。

千百年来,

山水画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那么,

山水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呢?

起源

一切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

6500年前,

我们的祖先处于新石器时代,

已经学会了制作陶器来满足各种需求。

他们用粘土烧制了各种形状的陶器,

还在上面刻画了很多纹饰,

如动物纹、植物纹、波浪纹等等。

【新石器时期】人面网纹鱼盆

现藏西安半坡博物馆

1961年,

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了一个陶尊,

上面刻画了日、月、山等图形,

经鉴定,

是先民处于祭祀的目的而烧制的,

徐英槐在《中国山水画史略》

将此图称为

“原始形态的山水画”。

【新石器时期】日月山形灰陶尊

现藏于日照市莒县博物馆

中国古代的先民们,

尤其对水有着独特的审美情感,

马家窑文化“水波纹双耳罐”,

两条直线分出上中下三部分,

下面的波浪纹自由、活泼,

颇有水墨画的神韵。

【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水波纹双耳罐

现藏于甘肃临洮景泰县博物馆

文字也与山水有着很深的渊源。

甲骨文中的“山”“水”“树”“石”等,

都带着写生的性质。

“山”就是三座山峰,

“川”就是三股流水,

“田”就是若干块被分割的土地。

伏羲创八卦,

被认为是中国书画之始。

《易经》贲卦,

艮在上,离在下,

艮是山,离是火,

是火光照耀山川之象。

商周以来,

很多墓室壁画、画像石上,

有不少山水、人物并列的图像。

山西平陆枣园村汉墓壁画上,

有山峦、小径、人物、村庄、鸟兽等,

一派闲适山水田园风光。

汉代画像石、砖中,

绘制有大量的山林狩猎、庭院等图,

刻画着中国先民心目中的

“理想家园”

萌芽

山水画萌芽于东晋。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当时的士大夫们对政治极度厌恶,

人人好访道修仙,寄情山水,

开口《老子》,闭口《庄子》,

炼丹服药、谈玄论道成为流行风气。

道家思想催生了山水诗,

也诞生了山水画。

【当代】范曾 竹林七贤图

山水画的产生一开始就与文人有关。

早前绘画有专门的画工,

无论画佛像还是画生活,

山水多作人物画背景而存在,

出现了人比山大,

动物比例也不协调等问题。

文人加入后,

为了跟画工区别,

提出了很多理论。

顾恺之在《论画》一文中说: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

【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卷 局部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在《画云台山记》则开宗明义:

山有面,则背向有影,

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

清天中,凡天及水色,

尽用空青,竟素上下以映日。

东晋末期的宗炳则更进一步,

他在《画山水序》中说,

圣人含道映物

山水以形媚道

画山水、观山水画和游真山水一样,

都是为了体会圣人之道。

《画山水序》

是山水画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献,

自此以后,

山水画拥有了精神和独立的审美品格,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这个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大多不存,

但仍可以在敦煌壁画中寻找到类似的痕迹。

【唐】敦煌莫高窟第217窟主室南壁

法华变壁画

这个时期的山水画虽然处于萌芽状态,

但也比西方纯风景画早了上千年。

至少在文艺复兴前,

西方的风景一直作为人物画背景而存在的。

发展

隋唐时期,

山水画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隋文帝杨坚

将分裂三百年的中国南北统一起来,

大一统的局面再次形成,

人们逐渐走出山林,

追求世俗权力,

此时的山水画

多为带有宫殿楼阁的山水。

隋朝展子虔的代表作《游春图》,

将山水画从作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中独立出来。

【隋】展子虔《游春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唐朝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在继承展子虔艺术遗产的基础上,

将青绿山水发扬光大,

成为展现大唐盛世美景的最好艺术。

李思训被称为“国朝山水第一”。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代山水画除了青绿山水外,

还有白画山水,

代表人物是后人称为“画圣”的吴道子。

青绿山水,

一般都是先用墨笔勾勒轮廓,

再晕染赋色。

而吴道子的白画山水,

纯以墨笔勾勒,并不上色,

逐渐成为独立的作品,

进而发展成为水墨山水。

他曾用此种技法一日画尽嘉陵江三百里风景。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指出: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吴道子之后,

王维将水墨山水进一步发扬光大,

他的画,

既有吴道子式的白画山水,

又有先勾线后以墨渲染的“破墨”水墨山水。

大约同时代,

南方流行着一种重墨法的水墨画技法,

其代表人物是项容。

他的画,

注重于墨色变化,独具特色。

项容的的学生王墨,

擅长泼墨山水。

泼墨,

是用笔蘸墨汁大片地洒在纸上或绢上,

根据其所显现出的不同形态,

即兴发挥,

画出物体形象的一种画法,

像把墨汁泼上去一样。

相传,

王墨每次在作画前都要饮酒,

在酣醉之时才开始泼墨绘画,

手舞足蹈,挥洒自如,

完全是一幅活脱脱的行为艺术。

他的画,

无论山石、还是云霞风雨,

宛如鬼斧神工,令人惊奇。

自此,

水墨山水画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吴道子、王维为代表的

重笔法的北派山水画;

一派是以项容、王墨为代表的

重墨法的南派山水画。

高峰

唐末、五代,

山水画迎来高峰。

安史之乱发生后,

北方战乱不断,

读书人正常的仕途被打断,

纷纷退隐山林,

寄情山水,

促成山水画攀上高峰。

荆浩是唐末五代时人,

生于河南沁水,

因躲避战乱,

隐居太行山之洪谷,

自称“洪谷子”,

专门研习山水画。

如果将中国画派比作金庸笔下的武林,

那么荆浩就是北方山水画派的鼻祖。

【唐 五代】荆浩 《雪景山水图》

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

荆浩在太行山中,

以自然为师,

通过不断的写生来提高绘画技能。

他还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本《笔法记》,

提出,画作不仅要与山水形似,

还要传达山水之神。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

在创作中就要遵循“六要”法则:

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

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

对后世山水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正把山水画推到中国画首位,

进而成为中国画主干的是荆浩。

荆浩如同金庸笔下的大侠风清扬,

作画

有笔有墨,水晕墨章

内外兼修,融会贯通,

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的崭新局面。

荆浩画的《匡庐图》,

气势宏大、结构严谨,

采用立轴构图,

鸟瞰式纵向全景式构图,

体现出大山大河、

开图千里的局面。

【唐 五代】荆浩 《匡庐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高远、平远并用,

勾、皴、点、染画法齐备,

群峰耸峙的巍峨山峦

与开阔平旷的山野幽谷、

盘旋的山中小路

及渐远渐淡的远处诸峰相映成趣,

自然地呈现在画卷之中,

毫无违和之感。

然而荆浩并不拘泥成法,

他最后说:

可忘笔墨,而有真景。

继承荆浩衣钵的是关仝。

关仝是荆浩的学生,

他不但尽得荆浩真传,

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除了画山势雄伟的大山之外,

他还喜欢画寒林、村居、野渡、

寺院、茅店、商旅等,

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画风朴素、形象鲜明,

使人看了如身临其境,

很有真实感和感染力,

人称“关家山水”。

就连郭熙都不禁感慨

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

【五代】关仝 《关山行旅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对于战乱不断的北方来说,

当时的南方,较为安定。

南唐董源独树一帜,

开创了南方山水画风。

董源画的南方山水,

与荆浩、关仝的北方山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北方的山,

多石质山,

雄伟峻厚,

突出山石轮廓,

多高山、巨树。

【当代】太行山王莽岭一带 作者未知

而南方的山,

多土质山,

平淡天真,

轮廓不突出,

多山丘、灌木。

【当代】浙江莫干山 摄影作品 作者未知

北方的山雄强,

南方的山湿润。

董源的山水画,

生生是江南风景的写照。

【五代】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巨然是董源的亲传弟子,

其风格类似董源。

不同于董源的平远景致,

巨然喜欢画高山大岭,

层峦叠嶂,山势雄浑,

更少躁气。

【宋】巨然 《万壑松风图》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在历史上并称“荆关董巨”。

荆浩、关仝之后,

北派山水出现了李成。

李成师承二人风格,

但并非一味模仿。

因居住地没有雄伟大山,

故而多表现地势平坦的寒林平远风光,

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五代 宋】李成《茂林远岫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李成之后,

北宋年间出现了不世出的高人范宽。

范宽似生于五代,

华原人,

他曾居住于终南山、太华山,

经常在山林间整日观察写生,

很得荆浩真传。

他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

整幅图也采用纵向主轴的全景构图,

图中山头占了三分之二画幅,

山峰仿佛要撑破画面,

给人一种雄强浑厚、威严肃穆之感。

画面中的雨点皴则很好的展现了历经风雨后的痕迹。

【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现藏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立于画前,感觉泰山压顶一般,

深觉自身的渺小。

平台

北宋中后期,

山水画进入平台期,

不世出的大家很少,

真正的文人画层出不群。

宋朝社会安定,

政治清明,

加上在赵匡胤不杀文人的祖训下,

文人纷纷走出山野丛林,

进入朝廷,

曾经对山水画贡献最大的

隐士数量断崖式下降。

北宋经济发达,富商较多,

对艺术品的追求也逐渐提升,

大量的画家多从事临摹工作,

以卖画为业,

再不愿意下苦功夫去深入山林。

北宋的文坛,

在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的鼓吹下,

号召“一统”,

发展到黄山谷,

鼓吹“无一字无来处”。

绘画界也是临摹成风,

山东画家多学习李成,

关中画家多学习范宽。

到宋徽宗赵佶时,

复古潮更甚,

大家的眼光逐渐越过宋初,

而转向唐画。

著名的画院高材生王希孟

学习唐代李思训,

更超越了李思训,

他画的《千里江山图》

成为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现藏于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绘画的繁荣催生了理论的进步。

郭熙在绘画上虽不是大师,

但是凭借一部《林泉高致集》,

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席位。

《林泉高致集》

总结了北宋后期之前的山水画创作,

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见解。

郭熙认为,

人世烦扰,是君子所厌恶的;

山水胜境,是君子所向往的,

山水画存放着君子的精神世界。

郭熙总结前人作画技巧,

提出了“三远”理论,

将画分为:高远、平远、深远。

【宋】郭熙《早春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远”如何区分?

从山脚到山顶是高远,

从近山到远山是平远,

从山前到山后是深远。

高远,给人崇高的感觉;

平远,让人平静;

深远,为高远和平远增加深度。

这时期,正式出现了文人画。

一个是以书法闻名的米芾、米友仁父子,

他二人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以线条为造型的画法,

而是用墨点成山,

画出来的画朦朦胧胧,

像云山一样,

人称“米氏云山”。

【宋】米友仁《云山墨戏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另一个是苏轼。

他首先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

认为士人画不在于“形似”,

而在于神态,注重的是精神层面。

不过,苏轼本人对绘画并非特别擅长,

流传下来的多为一些枯木、怪石等,

绘画对他来说只能作为消遣。

【宋】苏轼《枯木怪石图》

现归中国私人藏家

“靖康之耻”后,

北宋灭亡,宋室南渡,

朝廷接二连三战败,

加上宋高宗一度向金称臣,

宋人爱国情绪激发,

大量的文人纷纷从军,

涌现出辛弃疾、陆游等

一大批爱国诗人。

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

陆游的“铁马秋风大散关”

无不充满着豪放之气。

南宋的山水画也不例外,

其线条往往宁折不屈、

刚拔坚挺、豪气逼人,

一扫柔媚,充满激情。

南宋画坛的开山祖师是李唐。

李唐在北宋徽宗时期曾进画院学习。

当时,进画院需要通过考试,

而李唐遇到的考试题是

竹锁桥边卖酒家

参加考试的人大多把功夫用在画酒店上,

唯有李唐的画没有酒店,

只在桥头竹林边挂了一个酒帘子,

获得宋徽宗的欣赏。

北宋灭亡后,

大量的名画不是毁于战火就是被金人掳走,

受过正统画院教育的李唐到南宋成了大宗师,

大家学画都向他学习,逐渐形成流派。

李唐的山水画,

不再是上留天下留地的全景山水,

而是只画局部,

上不留天,下不留地,

而且大用减法,画风概括简练。

【宋】李唐《万壑松风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另外两名有代表性的画家是马远和夏圭。

马远人称“马一角”,

擅长“边角取景”,

往往只画很少的景色,

了了几笔就给人无限遐想。

马远还是取名高手,

西湖十景中的“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柳浪闻莺”都是他所拟。

【南宋】马远《踏歌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夏圭和马远一样,

也喜欢“边角取景”,

人称“夏半边”,

二人在李唐的基础上,

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南宋】夏圭《雪堂客话图页》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李唐、马远、夏圭和刘松年,

被后人称为“南宋四大家”。

山水画从魏晋南北朝萌芽,

历经隋唐,

到五代迈上第一个高峰。

北宋的山水画承袭五代,

南宋历经国难洗礼,

除沿袭传统外,

又有其独特风貌。

后期,因染上了画院陈陈相因的旧习,

逐渐失去了生气,

亟待下一次变革。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