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螳螂不知道(螳螂为什么只知道前进不知道后退)

当你发现

一对螳螂

正在交配的时候,可能就要为公螳螂的生命安全担忧了。毕竟在人类多次实验和观察当中,

趴在母螳螂背上的公螳螂往往会在“爱意正浓”的时候,被母螳螂啃掉脑袋

,变成一只“无头螳螂”。

母螳螂正在啃食公螳螂

那么,所有的螳螂在交配完之后都会

“反目成仇”

吗?母螳螂都会吃掉公螳螂吗?为什么公螳螂不跑呢?

螳螂“夫妇”

螳螂交配

不知道大家对初次看见螳螂交配的故事是来自于哪里,总之《黑猫警长》当中

螳螂夫妇

的爱情在成为大家艳羡的对象时,

也成为了不少人的心理阴影

。当然,动画片为了将其加工成符合儿童观看的样子,

将母螳螂吃掉公螳螂,冠以了“爱情”之名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法布尔曾在他的《昆虫记》当中这样描写道:“雌性的螳螂会咬住它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余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膀而已,这真令人难以置信。”

《黑猫警长》中被吃掉的公螳螂

自此以后,公螳螂“为爱献身”的说法就形成了。可这个“为爱”确实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因为对公螳螂来说,

完成交配之后能够脚底抹油地溜走,再与其他的母螳螂交配,才是最优选择

实际上,公螳螂和母螳螂的

体型

是十分悬殊的。与异常“大只”的母螳螂对比起来,

公螳螂更像是母螳螂没长大的儿子

。所以每到繁殖季节,

公螳螂都会小心翼翼地从母螳螂背后靠近

,一旦母螳螂回头,公螳螂就会保持静止,等待其转身再继续靠近。

母螳螂的体型远超公螳螂

当距离差不多之后,

公螳螂会一跃而起扑到母螳螂“宽阔结实”的后背上

,用前足击打几下母螳螂的背部,像是在安抚。然后等待安抚完成,就迅速展开交配。这个交配的过程有时候会异常的漫长,

短的话几个小时,长的话甚至能达到几天

当然,

这要建立在母螳螂“吃饱喝足”的前提下

,不然它可能没这个耐心等这么久,

早早就转过头将公螳螂吃掉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公螳螂在交配时或者完成后都会沦为“大餐”?这种概率有多少?

偷偷爬上背的雄性螳螂

根据1992年,生物学家劳伦斯的观察数据来看,欧洲螳螂在交配过程当中,

约有31%的几率发生“死婚”行为

。这样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公螳螂都为爱献身了。

既然如此,母螳螂吃公螳螂的动机到底是什么?这种“生吃老公”的行为,一般会出现在交配中还是交配后?

“为爱”殉情

母螳螂的“捕食”动机

首先,从大部分螳螂的体型来看,

母螳螂不论是在力量还是个头上,都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所以其实对于母螳螂来说,只要产生了对公螳螂的

食欲

,那么想抓住它们是很容易的事情。

双方实力悬殊

因此,科学家便对母螳螂的捕食动机展开了研究,想知道它们在什么条件下会发起攻击。目前主流观点认为,

母螳螂只有在“饥饿”的情况下才会捕食公螳螂

,如果交配之前母螳螂刚好吃饱了,那么前来求爱的公螳螂就能够逃过一劫。

研究显示:美国科学家对螳螂在不同条件下的交配进行观察,一些螳螂之前吃得饱饱的, 一些则在交配前饿了5天或更久。总共69起交配中,只有一起雌螳螂在交配前咬下雄螳螂的头的事发生,而这只雌螳螂在交配前已饿了好几天。

实验和观察螳螂的性行为

可见,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真的是因为

“饿极了”

。作为一种低等动物,它们并不知道身后是自己的“爱人”,

在饥饿面前,那更像是一块果腹的肉

。所以有时候母螳螂会转过头,看似要与背部的公螳螂来个“爱意之吻”,实际上会抓住它的头部,开始“食用”。

一边交配一边啃食

而更诡异的是,

被吃掉头部的公螳螂依旧能继续与之交配,因为它的原始脑会抑制性活动

昆虫的神经系统示意图

当然,公螳螂的牺牲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是比较“值得”的。因为母螳螂在交配过程中吃掉它的头部或者上肢,

依然不影响交配行为,还补充了蛋白质,使得体内的受精卵发育得更好

。这样来说的话,为留下更多健康后代做出奉献的公螳螂,也算是

“死得其所”

了。

198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综上所述,

母螳螂吃公螳螂的行为主要是饥饿所致

。并且这个食用的过程不一定只发生在交配之后,

其具体取决于母螳螂到底有多饿

,如果饿极了,可能在发现公螳螂跳到背上时,就会转头开始“干饭”了。

但是在某些种类的螳螂当中,

公螳螂会与母螳螂展开“搏斗”

。换句话说,这些螳螂不会安安静静地献出自己,而是在母螳螂发起攻击的时候进行反抗。

当然这个反抗不一定能成功

,毕竟体型悬殊太大了。但是仍有部分的公螳螂取得胜利,最终不仅完成了交配,还活了下来。

扭打在一起的雌性螳螂和雄性螳螂

作为人类,我们对于螳螂这种“死婚”和“杀夫”的行为往往表示难以理解。但事实上,这种行为在许多动物身上都有体现,并且根据研究来看,

这是完全符合它们的繁殖需求的

动物界的“死婚”现象

同为虫类的蜘蛛,就有着和螳螂一样的怪异行为。以澳大利亚有着剧毒的

红背蜘蛛

为例,

这种蜘蛛的雌性也比雄性更大

。而在繁殖期时,

雌性蜘蛛会散发出一种“诱人”的气味

,吸引雄蜘蛛前来交配。

不过有意思的是,它们偶尔也会出现“骗婚”的行为。不少雄蜘蛛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雌蜘蛛的“爱情之网”当中,以为能够获得交配的权利,

结果却被当成猎物吃掉

。而一旦交配开始,

雄蜘蛛就会将自己完全“奉献”,甚至主动邀请雌蜘蛛吃它

红背蜘蛛,也叫红背黑寡妇

昆虫学家分析,这是因为80%以上的雄蜘蛛会在找寻伴侣的途中死亡,因此一旦求爱成功,它会孤注一掷,奉献自己来延长交配的时间,从而留下更多的后代。这样来看,

雄性蜘蛛是在生命与基因延续上选择了基因,才会主动献出自己

除了蜘蛛以外,

雄蜂

也会这样。当蜂王开始“婚飞”的时候,雄蜂会一拥而上,然后在获得交配权以后,

被蜂王“折断生殖器”,掉落在地上死亡

。不过,这对于它们而言,

已经是“圆满的虫生”了

,要知道,大部分的雄蜂连与蜂王交配的资格都没有。

雄蜂与蜂王

以上这些为爱赴死的似乎都是昆虫,那么有没有其他的生物也有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呢?当然是有的,比如一直被誉为“绝顶聪明”的

章鱼

。雄性章鱼在获得求爱的允许之后,

会用自己的触须将性器官送给雌性,并且让其完全留在雌性的体内

。在完成这种行为之后,雄性就会渐渐进入“贤者模式”,最终郁郁而终。

可见,自然界中的动物,不论是求爱方式,还是交配行为,都会有着“千奇百怪”的差异。但不可忽视的是,它们在交配过程中,

其实鲜少是因为“感情”才去奉献的,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需求

。在这种博弈之下,有的雄性死亡了,而与之对应的是,

它的后代变多了

以自杀的方式繁殖

对于人类来说,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们,

更加看重“情感”,而不是只关注繁衍

。所以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将母螳螂对公螳螂这种“无情”的捕食,加工成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吧。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