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第一名的逆袭永远的第一名(永远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逆袭区别)

2022年研究生考试在即,

当众多考研人正在为考研初试点灯夜读时,那些已经获得保研名额的学生则显得惬意很多。

但其实考研人心知肚明,保研人在大学时期付出的努力是更多的。

为了拿到保研名额,很多学生在大一期间就已经着手准备的,

当同学们抱着手机追偶像剧时,他们正在图书馆看书,

当同学们在逛街玩游戏时,他们在为知识竞赛做准备。

不过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

能拿到保研资格的大学生,未来发展也是比普通大学生要更光明一些的。

但是在某知名高校的保研“争夺战”中,出现了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件。

绩点第一的学生被淘汰,第44的学生却成功逆袭

该事件发生在我国211名校北京化工大学

,该校位于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建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北京化工学院,目前拥有3个校区,2个基地和15个学院。

包括北京化工大学在内的所有高校自然都希望通过“保研”,去提升本校的研究生生源质量,所以正常来说,

往往是那些绩点更高的学生,更容易拿到“保研名额”,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什么是绩点?

绩点是学校用来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绩点共划分为11个登记,其中A登记为最佳。

从北京化工大学的保研结果公示中我们能看出,综合排名排在前列的学生多数都是绩点成绩排在20名之前的,

其中绩点成绩第二的学生综合排名第三,

绩点成绩第三的学生综合第四。

但是一位学分加权平均分90.09的学生,

虽然绩点排名第一的学生,但是综合成绩却排在了第16位,被淘汰出局,

而绩点排名第44位的学生却综合成绩排名第一,成功逆袭。这凭什么?

该事件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评论区呈现“两极分化”

考研难度我们有目共睹,所以保研名额的珍贵程度不容分说,面对北京化工大学的这一公示名单,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特别是那些曾经在保研中失利的过来人,纷纷前来评论。

支持者表示:

保研的条件从来都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德也必须要好,如果学校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最后不能回馈给国家,有什么用?学校既然会公示,就没猫腻。

反对者表示:

第一名和第44名的学分加权平均分差6分,这绝对不是个小分数,是第一名不知花了多少别人玩游戏的时间堆积上来的。损失了这样优秀的学生,或许是学校的损失。

笔者想说:

保研的考查范围是包括考研的所有范围,在笔试中会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术研究能力。复试中会考查学生的思想品德、本科期间突出表现、表达和组织等综合能力。

我们常会看到很多在初试中表现不错的学生,到了复试就败下阵来,也就跟绩点很高,但是最终却未获得保研名额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所以笔者认为,绩点第一被淘汰,第44名逆袭,凭的是实力。

大学生想要拿到“保研名额”,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笔者曾有一位学姐,她打一开始就决心要读研究生,为了能拿到“保研”资格,她大学几年努力学习,基本每一次期末考试都能拿到专业前三名

,但是最终却并未得到“保研资格”。

原来学校除了会考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外,

还会考查本科期间的竞赛成绩、英语水平、班级贡献、思想品行、同学关系等方面

,那么想要拿到保研资格,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首先,学生要积极竞选班干部,争取有机会进入学生会。

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和老师打好关系,而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以便在保研评估时提升综合分数。

其次,学生要争取入党,或者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党员身份不单单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学校对你思想品质和综合能力的认可,所以即便是不能被保研,对考研和找工作都有好处。

笔者寄语: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

抱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很容易败下阵来。所以学生要在大学期间认真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多去参加实践活动,多提升综合实力。

除此之外,想要考事业编、考公务员、自主创业或者直接就业的大学生,也不要一门心思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建议你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让自己的能力也变得丰富起来吧。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北京化工大学的“保研争夺战”?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