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村居古诗楷书书法作品(村居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青蓝之韵——胡文华先生师生作品展"作品欣赏

长安区文联 艺术长安 2021-12-04 16:26

书法 · 书意 · 书韵读胡文华先生的书法

文/ 李志慧

儒士情怀禅道风,

终南高卧一书翁。

神禾原下滈河水,

濡染先生笔墨中。

这是我观赏了胡文华先生和他的及门弟子的书作后,聊以抒情达意而作。

在终南山下村居生活多年,我感觉到西安城南是四郊最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早在汉唐时代,学者、诗人们就在这里隐居,著书立说,赋诗言志。《全汉赋》中大写终南题材,《全唐诗》中描写终南或写于终南的诗作近千首。汉唐士人们在城里兼济天下,在城南独善其身,完善了自己“三不朽”的人生。胡文华先生就是一位高卧于终南山下的现代士人。

胡文华先生是长安神禾原下御宿川的王曲人,现在那里还有他古色古香的独家小院。他上高中时就离开王曲,进了西安。大学毕业后曾任长安师范、西安师范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从他“书院老圃”“御宿川叟”“蓝斋僕”这几个常用的笔名,就可以看出他对终生从事的教育事业和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情有独钟。胡文华先生自八十年代起即从事师范学校的书法教育,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书法人才。归园田居后,他仍笔耕不辍,为终南书坛艺苑增添了新鲜的现代气息。

我是在加盟教育书法研究会以后,认识胡文华先生的。历年来,研究会组织的考察、采风、讲座,他都积极参与;举办的“书魂诗心”“诗酒墨香”“古镜今鉴”以及建党百年等书法展览,他都提供了高质量的书作。我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对他的书作和文化人格有了近距离的观照和直观的认识。每每在活动间隙,他还献上一曲字正腔圆的秦腔清唱,更使他在我的心目中活了起来。近来比较系统地观赏了胡先生的书法艺术,以及他及门弟子的书作,想到了有关书法、书意和书韵的问题。

文华先生的书法有法。

文华先生认为书法必须有法,这似乎有点老生常谈,但当今的一些所谓书法就是无法。一些文化人只不过将钢笔换成毛笔,将手写体放大而已。一些所谓名家在纸上信笔胡涂乱抹,缺乏最基本的法,将书法变成了江湖杂耍。文华先生是搞教育、搞行政的,书法不是他退休后的“捉拿”,也可以说是伴随了他一辈子的“技艺”。对他来说,书法是小时候从描红、写仿开始的。后来在师范从教,讲究三笔书法,要在黑板上给学生展示。他认为“学校进行汉字书写要讲究普遍性、实用性、规范性、示范性和典型性原则”。他给学生从力学角度讲书法用笔,从立体几何角度讲书法的造型,主张把汉字写得像汉字,也就是要有法度。

观赏文华先生的书作,可以看出他具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他善于驾驭手中的那支毛笔,不狂涂乱抹,也不故弄玄虚,而是端端正地写出标准的传统汉字,学生看了他把长锋羊毫运用自如,大为惊叹:“老先生能驾驭长锋羊毫难能可贵!”就从他给建党百年书展提供的书作来看,他有秦篆、汉隶、颜楷的功底,那幅《长征》用笔、结字、章法,是标准的颜楷。最能展示书法功力的,是他最擅长的行书。用笔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丰骨秀然;字字独立,间有连笔,丰姿飘然,字距和行距搭配合理,眉清目朗,映现出来的是《圣教序》的底子。

凡艺必有法,否则难成艺。书法必有法,否则不是书。文华先生稳稳当当地走在书法的传统路子上,继承了、展示了书法之法。

文华先生书法的法中有意。

就表现层面上来讲,任何艺术都是技与意的结合。技,即法则,法必精,讲究工匠精神;意,植根于艺即审美,艺必良,升华为意,即书者的笔墨意趣,讲究艺人传统。无意之技只能是满篇呆笨的匠气,无技之意只能是无本之木的虚浮之气。时下的丑书,是既没有法,也没有艺,其意则是他们标榜的所谓创新。

文华先生的书作,在严谨的法度中传达出来的是美感。他的每一幅书作,无论是用笔、结字还是章法,没有呆头呆脑的匠气,而是一种勃勃的鲜活之气,即如楷书的端庄大气,篆书的金石之气,隶书的朴拙之气,尤其是行书的朴实浑厚之气。欣赏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艺术的鲜活之气。

书家不是匠人,而应是艺术家。文华先生的书之艺,从古帖中琢磨出来,从自然物象中体味出来,从生活实践中感悟出来,而在书作中展现了出来。

文华先生的书法、书意中有书韵。

书之韵,即气韵。气韵,有似于老子所说的无形的“大象”。这种“大象”,不是表现在一草一木中,而是体现在整体意象中。文华先生的书作,无论何种书体,都体现出与他最擅长的行书同样的艺术风格,无哗众取宠的张扬,有朴实端庄的沉着,映现出来的是书者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是生活环境陶冶出来的,是工作实践磨砺出来的,是从万卷诗书中陶冶出来的。我曾经到文华先生的故里寻访,看到文华先生身穿汉服精神矍铄,与眼前的毓秀终南、神禾古原和滔滔滈河,是那样的和谐。再看到村头大道上树立的他写的碑文,庭院中挂着他在己亥腊月用行书写的《忆昔故乡王曲川景》:

地胜物饶造有天,汉家御宿号王川。

晴山显脉云飘渺,雨岸携杨水泛澜。

风动稻荷惊鹭鸟,日沉阡陌袅村烟。

上元庄里社旗闹,忙夏圃场醪酒酣。

此景忽然成往忆,白头却眷梦乡甜。

诗中所写,是形象逼真的终南村景、民俗图,而作为载体的书法也不激不厉,朴质祥和,真切地传达出诗中的田园情调,书与诗构成一个完美的意境。游其地,吟其诗,读其书,是那样的和谐温馨!

文华先生高卧终南,研习书法之余,仍坚持聚徒授学,传承薪火。

古来聚徒授学者,或是让弟子在自己开辟的藩篱中亦步亦趋,不能越雷池半步,将老师之书临习得几乎可以乱真。然孔门授徒则是因材施教,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术业各有专攻。文华先生聚徒,继承孔门传统。从其弟子所提交的书作来看,涉及魏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即使同一种书体,在他的弟子笔下又呈现出不同的风韵;不同的书体又体现出相同的艺术追求,无抛筋露骨之嫌,有浑厚质朴之致。这说明文华先生不是让学生临习自己擅长的书家和书体,而是向弟子传授自己所领悟的书法的艺术规律,自己多年行之有效的书法学习的入门之径。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大前提下,使弟子发挥所长,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

文华先生所追求和展现的书之法、意和韵,法为唐人确立,意为宋人追求,韵为晋人体现,乃书法艺术的三重境界。就书法艺术创作来说,法为实境,乃第一重境界,是视觉的呈露;意是虚境,为第二重境界,是生命的敞开;韵为半虚半实之境,为第三重境界,是精神的逍遥。文华先生与他的弟子们徜徉于书法艺术的这三重境界之中,将会层楼再上,渐入佳境。

艺术鉴赏中书艺最难,难在标准不客观而主观性太强。我只是就文华先生的书作,谈了自己的认识;虽欲雕龙,然雕得是否准确,还望文华先生和书友们指正。

辛丑孟夏,于终南山麓

作者简介

李志慧,西北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分会理事、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学生作品欣赏

唐天贵 书

叶霞 书

雷保护 书

雷蒲涛 书

刘德明 书

袁胜军 书

刘强 书

南剑虹 书

刘军胜 书

程小锋 书

李红社 书

刘飞滨 书

郑权 书

樊号民 书

李格龙 书

贺芳军 书

何举 书

胡文华简介

胡文华,常用笔名古月、书院老圃、御宿川叟、蓝斋僕。1947年生,长安御宿川王曲人。大学汉语专业。曾任陕西省长安师范、西安师范学校校长、党委书记,首届中国教育学会师范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西安市教育书法研究会副会长,长安区书协副主席。现任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西安市教育书法研究会顾问,陕西省老教授协会书画院研究员。上世纪80年代初起专业从事师范学校汉语和书法教育教学,同时应邀从事社会书法教育活动。书法创作长于颜体楷书、行书和隶书。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