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中国最复杂的城市名字(中国最霸气的城市名字大全)

谈广西的城市,除了名声早已足够响亮的

桂林

,与不得不提到的首府

南宁

,我们最不应该忽略的地方,就是位于自治区北部的重镇——

柳 州

柳州市区全景。

摄影/甘霖

现在知道柳州的人不少,但大多是因为螺蛳粉。然而,如果你有机会注意到,当旁人提起桂林山水,一位柳州人面部肌肉呈现出的那种

不易察觉

的不屑,以及,当你把

五菱

汽车、

两面针

牙膏、电视里拿着

金嗓子

喉宝憨笑的罗纳尔多,逐次和这座既不是省会、又没有“甲天下”的“小城市”关联起来,你会意识到:

这实在是座被淹没在刻板印象中的内秀之城。尽管,即使在存在感本来就低的广西,柳州也没混到什么名分,但它浑厚的

内力

,和层层被剥开的

惊艳

,绝对可以给那些只知道它有螺蛳粉的人,强力的

认知冲击

以柳之名:

柳州与柳的不解之缘

柳州的名字好听。柳是纤柔的多情之木,天上星宿之中,南方朱雀之嘴有八颗星,排列婀娜,形似柳叶,是为

柳宿

。有人认为,柳江与柳州的“

”字,正因其地理与星辰的相应而得来。

柳州所处的区域,拥有壮美的喀斯特地貌,图为柳州鹿寨县的喀斯特群山。

摄影/ke0v0

也有人说,柳江湍急,汉代人称它为溜江,因其不雅,后变为“

”。这样的考据自然少了许多浪漫。幸运的是,至今没人知道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春秋时,一位鲁国人以坐怀不乱的坦荡做派成为当时的“男德标杆”,因他食邑于

下,人们叫他

下惠,是为

姓之始祖。他的后人

宗元,是中国文学史上殿堂级的人物。因为年轻时一次意气风发的政治改革,这位大诗人被长期贬谪于南方瘴疠之地。而

州,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站。

柳州在广西的地理区位。

制图/孙璐

那年,多愁多病的大诗人,正在柳江边,带领当地百姓实践他的农业改革工程,眼见一派勃勃生机,形势喜人,他心情愉快,写了首打趣的诗,其中第一句便是:

柳州柳刺史

种柳柳江边

。”

四个柳字就这样重叠在了一起,这是历史的幽玄。一年以后,柳刺史病死在了柳州。他的才名则登堂入室,被后世尊入“唐宋八大家”。柳州,这个刺史诗中的“

百越文身之地

”,也因他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圈。

柳州城中的柳宗元雕塑。

摄影/周健

可以说,柳宗元的到来,是这座岭南江城的第一次

幸运

,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曾经的“棺材之城”:

河流如何赐福于柳州?

在柳刺史的时代,柳州无疑是荒蛮的。而真正让这座城市在历史中显身的,竟然是

棺材

有传言说,当年柳宗元的遗体被送回陕西,帝国中心的百姓第一次见识到柳州棺木质之独特,工艺之精良,纷纷被这位已故的大文豪带了一把货,

柳州棺

一战成名。

柳州河水上游的山中盛产木材。

图/人民视觉

不用说,和乾隆皇帝的江南食事一样,这故事大概率是后代的棺材商人编造出来的。但一个事实是:自宋代以来。柳州棺因其绝对可靠的质量,确已名扬海内,成为全国

最受欢迎的殡葬用具

到今天,棺材已经成了柳州最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一位由衷祝福你的柳州人,甚至会把棺材工艺品当成礼物送给你。一只小巧玲珑的棺材,安在客厅,摆在车头,

升官发财

开路镇宅

。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在几百年棺材文化的浸染之下,柳州人早已学会以最坦荡的姿态,面对这个狭长木盒所映射的死亡。

柳州寿材工坊师傅正在加工寿材。

摄影/周健

而柳州的棺材之所以质量优越、远销四海,究其根底,源于这座城市独特的

地理区位

先来看看柳州在整个广西水运系统中的地位:在柳州的域内,

龙江

融江

洛清江

三条水量充沛的支流先后汇入柳江,也就是说,柳州是三江水汇聚之地,那么,这三江上游的

来水

来人

来物

,便自然得以汇集于柳州。

柳州上游三江来水示意图。

设计/鱼峰保安

再看看柳州城市地理的细部:在广西北部壮美的喀斯特群峰之中,柳州所处的,是相对

平坦

的桂东盆地,和桂林一样,除了那些点缀在城市中的、被用做天然市民公园的

秀丽石峰

,柳州整体还算

平阔

。而柳江在此,竟直接兜了一个接近九十度的大弯,这种曲折盘旋的江水,在风水上是典型的“

有情之水

”,最是聚气养人。

整个柳州城的中心,千年以来几乎从没变过,就是因为,这块被柳江兜起来的“壶城”,地灵水秀:

留得住人

集得起货

做得开买卖

养得旺宗族

蜿蜒穿过柳州城的柳江。

设计/鱼峰保安

不难推知,当年,柳江上游乡民所采伐的上等油沙杉木,由商船集散到

藏风聚气

的柳州城。城中世代传承的商贾工匠,立坊开铺,对其进行加工售卖,逐渐形成了棺材产业之集群。

而柳江所沟通的西江流域,是广西最重要的水运通道,南可直达广州港

出海

,北可通过

灵渠

沟通湘江与长江。材料进得来,货物销得出,一条完整的棺材产业链,也就自然形成了。

畅阔的柳江,自古就是绝佳的航道。

摄影/周健

这样的地理优势,当然不仅便宜于棺材。作为整个西江航路上

最聚人气的城镇

,改土归流以后,柳州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

码头商埠之城

,长江上武汉、重庆那著名的所谓“

码头文化

”,在柳州同样存在。

如今柳江上的水上公交。

摄影/樊克君

北方剽悍的湖湘习气,也随着往来的商贾沿江而下,使得柳州虽处岭南,却

楚风弥漫

。要知道,直到如今,处于桂东盆地河流上的柳州、桂林人所操的官话,都能和不少湖北、四川人无碍沟通。

移民也带来了口味的改变。很多外地人觉得广西人能吃辣,刻板印象其实是从

柳州螺蛳粉

来的。这实在歪曲了不少广西人。事实上,广西很多地方都不大吃辣,尤其在物产美食十分丰富的广西东南部,人们的饮食品味

清淡而考究

。只有桂东北的柳州、桂林人,被湖湘文化侵略熏染,回过头又带辣了一省的名声。

又酸又辣的螺蛳粉汤底。

下图摄影/吴学文

更有趣的是,柳州不但能留住移民,居然还有能力大批量的输出移民。

在700公里外、客家人环伺的江西

赣州

老城区,人们说着和柳州人

一模一样

的方言,这是语言学上有名的“赣州方言岛”,其原因,就是明代柳州向赣州的

移民

。今天,大概由于势力过于单薄,赣州方言岛正逐渐被周边的方言侵蚀,呈现出消亡的态势,越来越多在赣州老城区长大的人声称,现在只有去柳州旅行,他们才能找到“

小时候的感觉

”。

柳州的市井景象。

摄影/吴学文

总之,纵横的河网,林立的码头,繁华的商埠和往来的移民,这些

不安分的能量和事物

,让柳州的风土变得

包容灵动

。这种开放自由的气氛,也为这座城市未来的工业大发展,培植了深厚的土壤。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

现代工业文明垂青于柳州,一方面,始于新桂系军阀在这里投资办厂;另一方面,则离不开

铁路

的修建。要知道,和古老的河流一样,现代铁路,同样对这座秀丽的桂北小城格外偏爱。

柳江铁桥。

抗战时期,柳州的工程师们在材料稀缺的状况下极限拼接出了

柳江铁桥

,使

黔桂

湘桂

铁路交汇于此。这直接奠定了柳州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交通大枢纽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柳州又成了

焦柳线

的起点,这些因素,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柳州铁路局

都是中国唯一一个不在省会城市的铁路局。

柳州铁路交通区位。

制图/孙璐

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政治力量和交通系统的双重加持下,柳州开始进入到工业化的

狂飙突进

之中。

上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亲自拍板,来自上海、武汉等超级城市的大量工厂和工人陆续迁徙来到柳州。这次工业移民对柳州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据说,目前至少有

一半

的柳州人,是当年

上海工人

的后代。

柳州的工厂与群山。

摄影/ke0v0

柳州成了一座绝对意义上的

工厂之城

。无论是钢铁、机械这样硬核的重型工厂,还是纺织、日用品这样规模或大或小的轻工业厂区,只要是你能想得到的工厂形态,当年,在小小的柳州几乎都能找到。

工厂的烟囱,和身旁的喀斯特群峰一同耸入云天,大片的宿舍区铺排在柳江两岸,旖旎的自然风光混搭浓烟滚滚的冷酷厂房,成就了当年桂东盆地上最具

魔幻性

的景观。

柳州城市中的工业景观。

摄影/ke0v0

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沉淀着共和国制造业深厚内功的柳州工厂们开始爆发出强悍的实力:从轴承、齿轮这样的

机械零件

,到牙膏、香皂、电风扇这样的

生活用品

,柳州人“什么都造,什么都赚钱”,这个小小的广西城市,不仅能够

自给自足

,货品更是畅销全国,市民生活之

便利

优越

,不输给任何一个传统的繁荣都市。

柳州制造,实用主义。

设计/鱼峰保安

柳州风土孕育出的这些工业,其最大的特色,就是

实用至上

灵巧实惠

。而集成这一理念之大成的,毫无疑问,就是喊出“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

”的柳州汽车业。

柳州生产汽车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军阀时期。柳州机械厂和它的衍生工厂,陆续生产过木炭卡车、飞机、柴油发动机、拖拉机、甚至缝纫机。八十年代开始,柳州拖拉机厂开始转向研究

家用面包车

,因为他们主要的效仿对象是日本的三菱面包车,所以起了一个比三菱更大的名字:

五菱

如今的柳州宝骏汽车生产基地。

摄影/周健

世纪初,和众多的国产汽车品牌一样,五菱在发动机技术上遇到了瓶颈。一番权衡之后,五菱决定把大部分股权送给外资换取核心技术,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把所有配套的厂商

留在柳州

后面的故事人尽皆知,上汽通用五菱所生产的面包车,完美继承了柳州工业

实惠

便民

之精髓。五菱宏光被封为

一代神车

,驰骋天下,成了无数劳动者致富路上最可靠的伙伴。

柳州上汽通用五菱的生产车间。

摄影/陆宇堃

如今,柳州这个四百万人口的所谓“中小”城市,竟已是

中国四大汽车城

之一,也是中国

唯一

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

今天走在柳州街头,你会直接感受到它作为汽车城的独特景观:这里遍地都是这种宝骏或五菱生产的

小型电动汽车

,它们无所不在,无所不到,数量之多,让人不禁怀疑,在这座城市里,是不是连小学生都持有驾照。

柳州街头无处不在的小型电动汽车。

摄影/周健

如果你在眼下移民到柳州,第一件事,当然是花四万元买上这么一辆小车,它充电方便,小巧灵活,最重要的是,它在这座城市中享有近乎

乌托邦式

的奇妙待遇,人人都开一样的车,所以

没有攀比

、更

没有歧视

,你开着它穿越一座一座的大桥,品尝一家一家的粉店,纵横柳江四岸,自在无边,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生活状态。

作为一座广西城市,柳州街头当然也不乏电动二轮车。

而除了这遍地的赛博朋克小汽车,柳州也有不少同样极具工业特色的城市景观。譬如,这里的垃圾桶上装着

太阳能充电板

,它可以让桶上的蝴蝶图案在夜晚发光,再比如,柳州的高楼大厦数量异常的多,高于

20层

的高楼数量超过

1300幢

。柳州的地王大厦,高303米,共72层,是西南非省会城市第一幢300+高楼,也是广西最早的

第一高楼

。一个外地人它的走进电梯,往往会感到恍惚,不由慨叹,想不到小小的柳州,城市建设之发达,竟比不少省会城市还要强。

当然不只螺蛳粉

柳州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城市,甚至直到今天,城内都没有共享单车可用。但它却躺在不少资深旅行者的

珍藏清单

里。要知道,那些老道的旅行家,可不仅为了螺蛳粉而来。

别忘了广西是个自治区,柳州的域内亦有大量少数民族生活。

摄影/周健

首先,如果你想见识全世界

绝无仅有

的、在喀斯特群峰中拔地而起的城市,除了最典型的桂林,

柳州

也绝对值得一看。应该说,除了柳州没有桂林象鼻山那样天赐的奇观,在平均的观感上,这两座城市实在

各有千秋

工业污染的问题在过去确实十分困扰柳州,但经过近三十年的治理,如今,这座城市已经基本

不存在污染

的问题。

柳州市民丰富多彩的水上活动。

摄影/周健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以重工业为支柱的城市,地表水质量竟然连续多年排名

全国第一

。柳江上每年都会举办各类世界级的水上体育竞赛,如果你是个富有经验的泳者,你大可以放心地跳进柳江畅游一番。

据说柳州城中有超过

三十万株紫荆花

,每年四月花季,香花满树,绚烂无边。落花时,柳江湍湍,花瓣飘飞,山峰上,水岸边,落红十里,更是格外惊艳。可以说,柳州花景之

震撼

,不亚于中国任何一个以花闻名的城市。

柳州街头盛开的紫荆花。

摄影/周健

当然,作为以一碗螺蛳粉名彻海内的城市,

食物

,自然是讨论柳州时躲不过的话题。

正如我前面所讲的,讨论广西的食物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这里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可以归纳出统一饮食风格的省份。至于这被湖湘文化影响极深柳州,在传统重口味的底色上,由于其强烈的

移民

工业

属性,此地食物最重要的特色,就是

融合

柳州街头嗦粉的市民。

摄影/吴学文

螺蛳粉的诞生就是最好的例子:朝九晚五的柳州工人爱吃宵夜,在厂区宿舍旁的宵夜摊上,吃完螺蛳煲的大伙儿

意犹未尽

,索性让店家往锅底里下些本地最常见的米粉干,这便是最早的螺蛳粉。

柳州人

眼界宽广

开放平和

,他们不会和你讲什么“地道”、“规矩”、“正宗”,只要合口味,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螺蛳粉。

摄影/陆宇堃

譬如,如果你来到柳州本地吃螺蛳粉,想找“最正宗”,那绝对没有。各家的螺蛳粉都不相同,有人主攻

田螺的香

,有人专爱

骨汤的浓

,有人倾向于使用变态级辣度的

辣椒

,有人炸的

鸭脚

酥嫩无比、一口脱骨、喧宾夺主,甚至,这两年,在本地卖的最好的螺蛳粉,已经从传统的汤粉变成了“

炒螺蛳粉

”……总之,这种年轻的食物,在柳州本地仍然处在飞速的进化状态,谁也不知道,十年后的螺蛳粉会是什么样子。

螺蛳鸭脚煲。

摄影/柳州西米,图/图虫·创意

柳州的宵夜文化至今繁盛,

螺蛳鸭脚煲

,仍然是柳州宵夜摊上桌桌必点的食物。甜糯的荔浦芋头、吸满汤汁的长条形豆腐,赋予这锅煮物缠绵不绝的凝聚力。夜色深沉,江风阵阵,三五好友聚到巷口,嗦螺、啃鸭脚,再烤一打生蚝,炒几碗螺蛳粉,谈兴淡时,悠然四散,便又是一个寻常的江城夏夜。

柳江夜色。

摄影/ke0v0

常年居于世界相对隐蔽的一隅,柳州人更有些冷眼观潮的底气。时势之下,变局之中,没人知道,这一弯江水所笼聚的古老城市,还会为这个国家孕育出怎样的惊喜。

文丨大蹦驴

文字编辑 | 大蹦驴

图片编辑 | 奈福

地图编辑 | 孙璐

地图审稿 | monk

设计 | 鱼峰保安

头图摄影 | 樊克君

封图摄影 | 周健

未署名图片 | 视觉中国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