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农村大舞台图片与制作(农村大舞台演出视频大全)

提起农村大舞台,都不稀罕,因为现在几乎每个村都有一座。但是若是在70多年前,一个农村有4座大舞台,那应该是凤毛麟角了。不瞒你说,过去菅等村就有4个。当然,那时不叫大舞台,叫戏楼或戏园。

最大的舞台在戏园,它西临临城县名胜古迹“崇庆寺”,东边不远处是和尚坟。戏院的装修很豪华,舞台很大,配有多重幕布,舞台前方可容纳上百人,有齐备的坐凳和茶水、小吃等供应服务,当然是凭票入场的。

与戏园相对应的就是戏楼。戏楼与戏园相比简陋很多,就是一个有屋顶的一个平台,观众不用买票,可以自己搬凳坐着或站立着看戏。这种戏楼有两个:一个位于后街东口,西临卫生院,北邻商店;另一个戏楼在前街东口,临近南哨门,北邻五道庙。

在东哨门外侧,过东桥路南,有一个稍小的戏楼,它北面面对的是龙王庙。在戏楼和龙王庙之间分布有鲤鱼池和八角琉璃井。听老人们讲,龙王庙处在村东后沟和东沟的高岗上,虽然地势较高,但一直有水从岗顶附近流过,所以,龙王庙应该是块风水宝地。

龙王庙的主要作用是保佑村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古老村庄而言,村西西湾500多亩的良田和密布田埂的一搂粗的枣树林是村里的聚宝盆,年年风调雨顺。据说就大枣这一项,每年本村就可收获鲜枣60万斤!偶尔遇到旱年,村里会安排给龙王唱戏,他高兴了就把雨带来了。因此,这个戏楼是专门给龙王设置的。

其余两个戏楼则是面对普罗大众,无论本村外阜,均可赏戏。听老人们说,那时到了农闲季节,戏园、戏楼就忙乎起来,好戏连台,十里八乡的人们也会聚拢到菅等村看戏,这也是亲人们团聚的好机会。记得有个民谣很有趣: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上唱大戏,请闺女、叫女婿,外甥闺女也要去…

这民谣确实反映了当时的热闹情景。一台戏唱几天,有个亲戚倒是个上宿、打尖的好去处。因此,菅等村光棍汉很少,好赖都能说上个媳妇。外地的乡亲到菅等村,也会趁机为家里的未婚女儿打探未来的婆家。听说过去菅等的富裕农户多在后街一带,所以,外地到菅等说媒,会先问是在前街还是后街住。

那时没有电影电视,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戏。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

戏曲的主要特点,以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妆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戏曲演员主要是外地请来的,也有部分当地戏曲票友会参与演出。因为在多遍的耳濡目染下,他们也可以登台亮相或在剧中休息期间,扮小丑来插科打诨,参与暖场活动。

当时村里上演的主要戏曲除了京剧的西皮、二黄,还有唐山落子、蹦蹦戏,河南梆子、秦腔、越剧、黄梅戏等。现在还能看到七八十岁的老汉扯开嗓子吼几声老调,这也许是渗透在他们骨髓中的戏曲熏陶的结果。

现在遇到电视播放老戏,青年人十有八九要换台,唯有老年人对传统的戏曲仍能看得如醉如痴,一些舞台戏词也成为他们的口头禅。

时代在发展,旧村因建水库而搬迁,红极一时的戏园、戏楼也走到了历史尽头,淹没在岐山湖中。

近年来农村也建了大舞台,但是没人唱戏了,因为家家拥有的电视,就连过去的露天电影也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日渐进入自媒体时代,农村的大舞台逐渐被边缘化,这也许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