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木船制造厂视频(木船制造视频大全)

“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多少年来,在鱼米之乡的兴化,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而在造船业发达的兴化古镇竹泓,更是有“造船之乡”的美誉。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于木船的需求也逐渐从务农变为观赏,但对于造船大师周永干来说,他对于木船的感情从未改变,对手艺的追求也从未改变。

匠·故事

一条船,蓄满多少芳华景象;

一湾渡,摆去多少流年故事。

所谓手艺,从不是由艺术所铸就,而是源于生活所需的孕育。古时的竹泓木船,不是游船画舫,不为吟诗作对,而是用于捕鱼务农,是渔船客舟,由农民渔夫的粗糙双手所敲打刨工而生。

周永干:“我们这边都是水荡,农民种的田,都是一个连着一个,像小岛一样。农民收割啊、施肥啊、除草啊你必须有船。所以形成家家户户都有木船。”

人们口中的造船之乡是竹泓,而对于周永干来说,他的造船之乡只是儿时那个狭小拥挤、木屑堆积的家,是祖孙三代船匠一同搭建起来的世界。

周永干:“要用木船,那你必须有人来造它啊。像我很小时候,看到爷爷造船我就问爷爷,爷爷你怎么会造船。爷爷就讲,他是学的他爷爷的。”

真正的传人,他的手艺和生命等长,而他的传承则上下绵延百年,不断求索,没有开端和结局。周永干不知道自己何时开始触摸杉木,闻嗅桐油,但的确是造船陪伴着他度过了短暂而灿烂的青春岁月。周永干第一次独立制作木船,是在周永干二十五岁成婚前,一艘好船下了河,一个男子汉当了家。

周永干:“造船挺苦的,我刚刚结婚的时候,不管什么都是全手工。木板上有很多钉眼吗,那个钻子要把它钻进去,用两根绳子来回的拉,那个要费很多力气,相当辛苦。”

随后几十年浸淫钻研之下,周永干的制船技艺早已炉火纯青。他介绍说,竹泓木船之所以自成一派,广受好评,是因为其手艺独到、精良。譬如一只竹泓传统技艺制造的小型木船,就能有三四十道工序,包括选料、配料、破板、刨板、拼板、投船、打麻、油船、下水,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

周永干:“你想要造一艘好船啊,绝对有讲究。选料要选上等的优质材料,湖南省的老林杉材,是造船最好的材料,它有韧性、浮力很强,但如果你不讲究的话,随随便便什么都能造。”

1997年3月,周永干创办了竹泓第一家正式注册的木船制造厂,随后大大小小的船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时,原本对造船毫无兴趣的三个侄子,也在周永干的感召下成为了他的学徒。

周永干:“我有三个侄儿,做他们思想工作,我讲你不要小看这个做手艺的。将来的社会经商不一定敌得过做手艺的。将来你们哪一个我看上,我就全部传承给你们。”

在竹泓能工巧匠的经营之下,竹泓的造船业一度无比兴盛。然而,作为家族第六代传人,周永干亲眼见证了“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时代的死去,公路铺展到了兴化的大街小巷,人们不必再撑船才能出行。然而木船没有消失,在新的浪潮下改头换面,成为旅游区的游船画舫。

时间会消磨一切的价值。竹泓木船也在百变环境中,求新求变,学会迭代更新。如果固守传统,一成不变,这门手艺可能就随着时代演进,终将成为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老回忆。所幸,周永干这一代的工匠重新找到了这门手艺存在的理由。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王博男

“留住手艺”为江苏新闻广播年度策划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