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黄梅戏女驸马赏析(黄梅戏女驸马赏析1000字)

浅谈中国戏曲黄梅戏

摘要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和采茶戏,是中国六大剧中之一。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她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黄梅戏的唱腔曲调分为"花腔类"和"平词类"。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黄梅戏经过各辈黄梅戏演绎者不断的改革创新流传至今。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戏曲是中国文化代表之一。中国戏曲又分为很多剧种流派。其中有昆曲、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晋剧、秦腔、二人台、豫剧、山东梆子、淮剧、黄梅戏、闽剧、皮影戏等等。每种剧种自成一格,不同地区孕育了不同的唱腔和表演方式。在众多剧种中,京剧被评为国粹,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除了京剧,本人很推崇唱腔委婉清新的黄梅戏。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后向东发展,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成型。黄梅戏的源头是鄂东皖西一带的山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青阳腔、徽剧、汉剧、楚剧、采茶戏、京剧等剧种的艺术精华,逐渐形成了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黄梅戏用属汉语北方话系统的安庆方言念唱,黄梅戏唱腔分为两大类一小类,即主调、花腔、阴司腔。语词通俗易懂,唱腔优美动听,表演质朴生动。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下面就黄梅戏著名作品《天仙配》与《女驸马》做简要赏析。

《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天仙配》的剧情非常简单,角色也不多,但故事情节却非常的讨巧,戏词通俗易懂,达意深刻,故事情节悲喜交加,简洁却勾人心弦。《天仙配》不需要过多的华丽词藻、不要过多的典故来装饰。戏曲的唱腔也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花哨、技巧,没有像京剧、昆曲那样有复杂的曲牌、套路,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包含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天仙配》的剧情是历史上有关孝子董永的传说演变而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经过民间或野史不断的流传,最终就成了神话爱情故事,其本义也就是宣扬孝道、尽孝能够感动上天,给自己带来好运。五十年代经改编后的剧本,并没有放弃神话的因素,只是将主题升华,加入"玉皇大帝"、"财主"的反面角色,将整个剧情改编成包含"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与封建制度做斗争"寓意,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精华,又贴近时代的特点,满足时代进步文化的要求,所以该剧本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女驸马》是黄梅戏最负盛名的优秀传统剧目之一。剧中讲的是出身官宦之家的冯素珍自幼许配李兆廷。李氏家道败落后兆廷来冯家投亲,冯父及继母嫌其贫穷,逼其退婚,兆廷不从,冯父诬良为盗,陷兆廷入狱,并逼素珍另嫁朝中权臣刘文举第五子。素珍不从父命,女扮男装出逃进京,冒兆廷之名应试,高中状元;皇帝爱其才貌,招为驸马,素珍却之不得,无奈进宫成婚。洞房之中两女相遇,素珍冒死陈词,情动公主。金殿上公主与素珍妙语故事,权臣刘文举巧改姻缘,既保住了皇家脸面,又成全了情人心愿。本人最为喜欢公主与素珍在皇上面前妙语故事选段。体现了冯素珍的机智,忠烈,不贪图富贵等高贵品格。同时也赞美了公主的深明大义,富有同情心等。批判了社会中如冯素珍父亲及继母等嫌贫爱富,摆弄权势的官宦人家。

《女驸马》是大圆满的结局。综合众多中国戏曲剧目,大多为圆满的结局。这也正体现了黄梅戏的特点。黄梅戏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了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等。

黄梅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发源地是湖北黄梅。在民国时期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走进城市舞台。解放后黄梅戏逐渐从安庆地方小戏成长为全国性剧种,并扬名异域。文革时期黄梅戏濒临灭亡。在改革开放后通过举办艺术节,设立戏剧博物馆等使得黄梅戏再度发展传承。近些年来,黄梅戏同其他传统剧种一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黄梅戏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尝试改革和创新。黄梅戏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黄宗毅、张辉、马兰、韩再芬、关俊华等。现今黄梅戏是我国有本科教育的剧种之一,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黄梅戏出色演员和她们的创新,期待更多的精彩剧目。祝愿我国戏曲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祝愿黄梅戏更好的发展和创新。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