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六度分隔理论名词解释_六度分隔理论名词解释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他随机地选择了160个自愿参与实验的起始人,将一套连锁信件寄给他们,信中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最有可能认识该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最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

根据实验结果,他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简单地说:"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因此,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

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早期

社交网络SNS模型

就是基于这个理论的。

你或许仅仅关注了一小部分人,或者仅仅被一小部分人关注,但是,即便只有一个人关注你,仅仅通过若干分隔空间,你便可以同全世界数百万正在使用SNS的人产生联系。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为简单、直接。2016年2月4日, FACEBOOK 公布标题为 《Three and a half degrees of separation》 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个神奇数字的"网络直径"是 3.57,即每个人与其他人间隔为 3.57 人。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与其他人的间隔人数会变小,此时,六度隔理论更直观地诠释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

以下人脉关系图,清楚描述了周星驰认识杨振宁的路径:周星驰←→冯小刚←→章子怡←→杨振宁。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找找这条路径上相邻两个人强连接关系的具体场景。

我是明说企管事,企业管理探索者与实践者,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关注、转发和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