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梅花是哪个国家命名的」梅雨和台风的区别

本文目录

台风梅花前一个是台风轩岚诺,超强台风轩岚诺[9](英文:Super Typhoon Hinnamnor,国际编号:221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2W[8],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Henry[22]),为2022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1个被命名的风暴[5]。“轩岚诺”一名来源于老挝,由台风洛坦更替而来[1],意思为老挝境内的轩岚诺国家保护区[3][4]。

台风“轩岚诺”于2022年8月28日14时被中央气象台认定在日本东南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6]。而后其逐渐西行,并受惠于良好的条件迅速加强[21],于8月30日被升格为超强台风,并于同日完成第一次眼壁置换[18];于8月31日至9月1日完成第二次眼壁置换并吞并南侧热带低压后再次达到强度峰值[28],并从小环流扩大形成巨大型环流[44]。而后其逐渐转向北上[21],期间其停滞回旋并有所减弱[31],但在北上东海过程中重新发展并于9月4日被再次升格为超强台风[68]。再后其逐渐转向东北方向行进并掠过韩国东南,逐渐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81],最终于9月6日晚20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91

为了区分热带气旋,有必要给它们单独取个名字。最早是根据热带气旋的位置(主要是热带气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来区分热带气旋,这种办法相当麻烦,往往难如人意。直到19世纪初叶,一些讲西班牙语的加勒比海岛屿根据飓风登陆的圣历时间命名飓风。例如,侵袭波多黎各的三个飓风:1825年7月26日的圣大安娜,1876年和1928年9月13日的圣费里佩。据报道,19世纪末,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用他讨厌的政客的名字为热带气旋命名。后来,军事部门根据英文单词的首字母顺序(ABLE, BAKER, CHARLIE等)来命名热带气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人用女性的名字给热带气旋命名。20世纪70年代末,应美国女权运动组织的要求,扩充了命名表,改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命名。在口语和书面交流中,特别在警报中,人们逐渐接受了使用命名表的优点。名字应当简短、通俗、易记,便于向热带气旋威胁区的千百万群众传递信息,以避免同一地区同时面临一个以上热带气旋影响时出现混乱状况。这种做法不久便在西半球被广泛使用。

20世纪70年代,所有热带气旋易发区都已使用命名系统。70年代末以后,在世界气象组织各区域热带气旋委员会协调下,热带气旋的命名走向国际化。在大多数区域,热带气旋命名表(通常是交替使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由该区域的热带气旋委员会制定,热带气旋委员会更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和协调本地区的热带气旋减灾行动。各区域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通常由指定的气象中心负责按字母顺序依次为热带气旋命名。有的地区命名表循环使用,有的地区时常制定新的命名表,还有的地区命名表用完后再从头开始使用。如果某个热带气旋声名狼藉,比如造成了严重伤亡或带来巨大财产损失,则将该热带气旋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剔除,代之以同性别的另一个名字,并且第一个字母要相同。有的区域用4位数字来命名热带气旋,前2位数字为年份,后2位数字为热带气旋在当年的的顺序号,有的还加上地理指示码,例如:1991年孟加拉湾的第1个热带风暴命名为BOB9109(BOB为英语孟加拉湾的缩写,Bay of Bengal)。而1990年的第25个台风则命名为9025。有些国家制定了供本国使用的命名表,比如:美国制定了西北太平洋和中北太平洋命名表,菲律宾也制定了西北太平洋台风命名表。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使用的西北太平洋台风命名也常被该区域其它国家采纳。

台风委员会的成员大部分来自受台风影响的国家及地区。多年以来,台风委员会有一个为台风编号的制度,即由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台风中心负责对达到热带风暴强度的热带气旋进行编号。根据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的决议,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热带气旋命名方法。该方法将用于台风委员会成员向国际社会发布的公报中。也供各成员用当地语言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使用。台风委员会仍将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

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对发生在经度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的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到8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按其生成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如9608号热带风暴即是1996年在上述海域生成的第8个热带气旋,当它发展成为强热带风暴时,就称为9608号强热带风暴,继续发展成为台风时,就称为9608号台风。当然,当它又衰减成热带风暴时,它又称为9608号热带风暴了。当热带气旋衰减为热带低压或变性为温带气旋时,则停止对其编号。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0届会议决定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名字的建议展开研究,并指派台风研究协调小组(TRCG)研究执行的细节。经过一年的努力,TRCG提出了关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的建议。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经过热烈讨论,同意TRCG提出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方案,决定新的热带气旋命名方法从2000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提供。

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将用于通过国际媒体以及向国际航空和航海界发布的预报、警报和公报中,也供各成员用当地语言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使用。这将有助于人们对逐渐接近的热带气旋提高警觉,增加警报的效用。台风委员会仍将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

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将使用热带气旋名字。

本次为“梅花”名称第四次使用。台风“梅花”于2022年9月8日8时被中央气象台认定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并逐渐加强,于9月11日达到中央气象台认定的巅峰强度(强台风级,50米/秒)。

根据中央气象台梳理," 梅一世 " 诞生在 2004 年的隆冬,没什么作为。" 梅三世 " 是 2017 年的头一个台风,也生不逢时。最厉害的是 2011 年的 " 梅二世 ",曾达到了超强台风的强度,同样直指我国华东地区,人送外号 " 梅超风 "。

简介: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亚太地区的热带气旋由亚太 14 个国家和地区命名,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 10 个名字,全世界统一使用这份名单给每一个台风命名。比如," 梅花 " 一名由中国澳门提供。前不久的第 11 号台风 " 轩岚诺 " 一名是老挝的一个国家保护区名称。

不过,命名表上的名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避免在提起该台风时引起混淆,就会从命名表中除名,并由原提供国或地区重新推荐,更新一个新的名称。因为 " 梅花 " 还未造成严重灾害损失,所以一直沿用。

强台风梅花(英文:Severe Typhoon Muifa[1],国际编号:2212[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4W[3],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Inday[4]),为2022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2个被命名的风暴。“梅花”一名来源于中国澳门,含义即梅花,是一种花[1],本次为“梅花”名称第四次使用[151],也是使用“梅花”为名的台风第二次被中国网友戏称为“梅超风”[131][151]。

台风“梅花”于2022年9月8日8时被中央气象台认定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5],并逐渐加强,于9月11日达到中央气象台认定的巅峰强度(强台风级,50米/秒)[131]。后于9月14日晚20时30分许被中央气象台认定以强台风级登陆浙江舟山[124],再于9月15日凌晨0时30分许被认定以台风级第二次登陆上海奉贤[127],又于9月16日凌晨0时许被认定以热带风暴级第三次登陆山东青岛[137],于9月16日12时40分前后以热带风暴级第四次登陆辽宁大连[141]。最终于9月16日晚20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150]。

台风“梅花”成为了2022年首个登陆中国华东的台风以及截至9月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129][130],亦创造了1950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登陆山东的最晚台风,2000年以来首个登陆辽宁的台风,以及1950年来第三个四次登陆中国的台风等多项登陆纪录[145],并给中国华东、东北等地带来明显强风雨影响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台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梅花是澳门的命名。 望采纳,谢谢。

希望采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台风梅花是哪个国家命名的」梅雨和台风的区别》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wx-best.com/post/249287.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